厦门湖里区东渡社区:多元力量汇聚 推进共建共治
综合
关注厦门湖里区东渡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红领1+N”叠加法推动社区治理改革。面对人口复杂、利益诉求多元、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挑战,社区党委依托党组织优势,整合辖区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双报到”单位资源,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社区党委构建四级网格组织体系,将党组织延伸至每个网格和小区。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党员和专职网格员,及时回应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党组织“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党员在网格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提升了治理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
通过组建“红色联盟”,东渡社区将辖区内10家共建单位纳入共建体系,打造“同心东渡人”共同体。社区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总结共建经验、推进项目落地。通过签订共建协议清单,明确责任和任务,推动党建资源在社区服务、文化活动和治理项目中的有效运用。居民和党员在活动中广泛参与,使社区治理更具透明度和参与度。
东渡社区还探索“大物业”管理服务圈,对老旧无物业小区进行道路、绿化和公共设施整合升级,形成15分钟便民生活圈。社区党组织牵头,党员先锋岗和自管小组积极参与改造和监督,确保项目按质按量完成。居民通过参与小区确权、业委会选举和日常管理,实现自治与共治有效结合。
在公共服务与社会参与方面,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党员和居民开展科普教育、公益志愿、文体活动等。通过“头雁工程”,选拔政治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引领社区治理。特区老建设者、科研技术人员和社会力量组成“红领精英”,参与小区改造、公共设施维护和社区活动,增强了居民凝聚力和社区向心力。
社区建设还注重问题导向,设立“近邻议事厅”,吸纳人大代表、党员和共建单位,共同商讨老旧小区改造、停车难、环境整治等问题。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推动治理措施落实到位。借助议事厅及相关载体,网格小区热点问题得到有效协调,居民参与度明显提高,社区治理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
东渡社区的实践展示了厦门湖里区在改革背景下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成果。通过“红领1+N”叠加法,社区党建、居民参与、企事业单位力量和社会资源紧密结合,实现了党员、居民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协同共治。社区治理体系更加规范、服务更加贴近民生,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为厦门湖里区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