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湖里区服装产业改革激活新质生产力 居民企业积极参与共建
综合
关注近年来,厦门市湖里区坚持改革引领产业升级,着力推动传统服装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殿前街道作为湖里区服装产业的核心区域,充分发挥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通过破圈成链、精准服务的改革措施,激活产业新质生产力,让企业、设计师与社区多方参与其中,共同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改革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极,同时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营造了更优条件。
殿前街道传统服装产业长期存在产业链协同不足、园区辨识度不高、品牌运营能力有限等问题,制约了产业高质量发展。面对市场快速变化和消费升级趋势,湖里区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打破传统产业单一模式,推动中小微企业、设计工作室、龙头品牌形成紧密合作。通过明确扶持政策和资源整合机制,殿前街道积极鼓励企业参与产业规划、园区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企业自我提升与区域发展共振,并不断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
在改革实践中,湖里区着力打造“一园三区”产业格局。启航大厦集研发设计、物流供应链服务与人才培训于一体,航空商务广场成为品牌孵化和运营中心,云创智谷则提供创业空间和技能培训服务。三者功能互补、优势叠加,为服装产业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集聚效应。企业通过参与园区规划、运营和交流活动,不仅提升了自身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也为产业生态建设贡献智慧力量。社区居民、行业协会、专业院校的参与进一步增强了改革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使产业发展成为多方共建的成果。
在创新驱动方面,殿前街道注重设计创新和品牌培育。通过支持企业向研发、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引入新材料、智能制造及文创IP融合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组织设计师大赛、专业技能培训和产学研合作,激励年轻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产业创新。社区企业和居民通过参与培训、赛事及品牌孵化项目,实现技能提升和产业价值创造,形成企业发展与居民参与互动的良性循环。
改革也在公共服务和产业平台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殿前街道搭建“织梦汇才”等服务平台,引进行业协会、检测认证和培训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支持;同时,组织企业走向国际展会和海外市场,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居民和企业的广泛参与不仅提升了园区运营效率,也让产业发展与社区经济利益紧密相连。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支撑和人才激励,湖里区的服装产业正在形成从传统代工向原创设计、品牌运营和高端制造的转型格局。
截至目前,特色产业园已聚集了一批国内一线品牌和优秀设计师,孵化了多个全国十佳设计师品牌,实现从“厦门制造”到“厦门设计”,再到“厦门品牌”的跃升。通过改革驱动、企业参与和社区协作,湖里区服装产业逐步破圈成链,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居民、企业和社区的共同参与,不仅优化了产业生态,也提升了区域经济竞争力,为厦门市探索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