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先锋湖里

“四个聚力”绘就幸福社区 ——厦门湖里区老旧小区治理创新综述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近年来,厦门湖里区康泰社区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多元参与和共建共享,探索出老旧小区治理的新路径。社区党委以“近邻党建”为抓手,围绕“聚力党建引领、聚力改造提升、聚力精管善治、聚力幸福家园”四个核心方向,统筹推进基础设施改造、服务供给提升和文化建设,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居民幸福感显著增强,为湖里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康泰样本”,同时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完善和社会治理创新。

党建引领,织密社区治理网络

康泰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了“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实现组织全覆盖和服务全覆盖。小区党支部与业委会深度融合,党员占比超过50%,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社区党委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物业、志愿者、社团组织等多元主体纳入决策和执行体系,推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和多方协作。通过结对共建与单位资源整合,康泰社区将医院、学校、环卫等单位党组织纳入“大党委朋友圈”,形成服务资源共享格局,真正实现党组织引领下的多元参与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改造提升,多元参与共建宜居环境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康泰社区创新协商议事机制,搭建“泰近邻会客厅”,引导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和居民代表共同参与规划设计和问题解决。线上“泰享有”心愿平台收集居民需求,将微心愿精准转化为改造行动,实现公众参与和意见征询闭环。社区统筹推进道路、管网、消防、车位及公共空间改造,电梯加装有序推进,同时鼓励微改造,如智能垃圾房、儿童设施、近邻凉亭等,使环境改善与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高度契合。这些举措体现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多方参与下,社区治理呈现“居民参与—方案优化—落地执行—反馈完善”的良性循环,实现共建共享的宜居环境。

精准服务,激发社区活力与幸福感

康泰社区以“六个点”网格服务模式和“泰享有”闭环机制为抓手,精准掌握居民诉求并高效落实。开办“近邻食堂”解决老人就餐问题,设立暑托班、科学工作室缓解双职工家庭看护压力,开展“慈善手工坊”“爱心义剪”等便民服务,体现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新机制。社区创新“泰享和谐”矛盾调处平台,由党员志愿者、物业、社团和专业力量联合化解邻里纠纷,实现“矛盾不出社区”,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时,社区搭建“三位一体”志愿服务体系,涵盖养老、儿童、慈善,常态化开展节日活动和文化团体项目,激发居民社会参与热情,增强社区归属感和幸福感。

康泰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多元参与和共建共享,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推动社区环境改善、服务优化和矛盾化解,实现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湖里区以康泰经验为样本,正持续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为新时代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鲜活范例,也体现了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和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在基层的实践。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