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区禾盛社区:改革向“邻”行 共治聚“新”力
综合
关注群众在哪里,改革就在哪里;群众怎么想,改革就该怎么改。厦门湖里区禾盛社区通过“双圈双行”亲邻党建服务模式,让群众在参与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在共治中共享,实现了“邻里共建”与公众参与改革的良性循环。
搭建“双圈”,激活治理“朋友圈”
改革首先是联动的改革。禾盛社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纽带,搭建“亲邻党建朋友圈”和“网格服务公益圈”两大平台,让各方力量从分散走向协同。从法院到学校,从社区组织到社会团体,80多家单位汇聚一处,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社区党委牵头统筹、居民自愿参与,资源整合、需求匹配的机制让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环境治理与民生服务从理念走向实践。社区的每一次变化,背后都有群众的身影,也有党建引领和制度创新的力量。
推行“双行”,服务群众直达家门口
禾盛社区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在前头”。“小区党建问诊行”深入了解居民诉求,“小区服务公益行”主动把服务送上门。从电梯加装到物业治理,从垃圾房改造到邻里纠纷调解,每一项民生事项都由群众参与决策。
社区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活动,居民志愿队伍不断壮大。群众在服务中找到价值、在改革中增强认同,公共事务不再是“干部的事”,而是“大家的事”。社区还通过绿色空间建设和环保行动,推动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环境改善的实际成果。
改革驱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公众参与是社区改革的最大动力。禾盛社区把群众的意见融入制度设计,把居民的热情转化为治理力量,让社区成为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共同体。
如今,社区调解成功率达99%,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改革的成果,不仅在于机制完善,更在于人心凝聚、邻里相亲,同时推动了经济活动与社区治理的融合发展,增强了社区活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群众参与治理”到“群众共谋发展”,禾盛社区的改革经验启示我们:让更多人参与改革,改革才更有温度;让更多人共建共享,社区才更有活力。这是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也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