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区金安社区:公益馆与碳账户打造社区绿色共治新样板
综合
关注在厦门市湖里区金安社区,环保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居民主动参与的日常行为。社区通过“公益馆+碳账户”创新模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社区治理和公益帮困有机融合,形成绿色微革命的新样板。
社区以清洁楼改造为突破口,将原本易引发异味和噪音的设施转变为公益教育基地。公益馆不仅对居民开放,还联动学校开展亲子课堂、酵素制作等活动,使居民在实践中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形成自觉参与的绿色习惯。同时,社区结合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理念,将环保知识与文化教育相结合,让居民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社区认同感。
碳账户机制激励居民低碳行为。居民将可回收物带到公益馆兑换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奖品或公益捐赠。此举将原本“脏乱差”的垃圾收集行为转化为有价值的参与活动,使居民在行动中获得实惠与成就感。截至目前,3512名居民注册碳账户,实现可回收物124吨,碳减排10168吨。居民公众参与和环保意识显著提升,社区环境明显改善,也推动了社区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增强了社区治理与经济活力的协同。
公益基金的建立让环保行为转化为社会价值。居民通过积分捐赠,社区将资金用于扶助困难家庭和支持社区治理。居民不仅参与环保,更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解决实际困难,形成公益循环。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到归属感和责任感,社区治理更具包容性和互动性,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了社区公共文化生活。
金安社区的实践表明,公众参与改革需要多元化激励与平台支撑,通过空间改造、行为激励和公益转化,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行动者。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居民参与的有机结合,为保障性住房小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彰显了湖里区在绿色发展、共治、共享改革中的探索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