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最新资讯

为湖里区爱心人物点赞:这对双胞胎,是他心中的牵挂

开栏语

心怀大爱的人,就犹如熊熊燃烧着的火把。在湖里,就有许许多多这样有爱心的人,他们像星星之火点亮在每个角落,并将爱的火种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人。

爱心厦门,爱在湖里,今天起,“为湖里区爱心人物点赞”栏目正式与大家见面了。在留厦期间,带大家走近湖里区的爱心人物,讲述湖里感人的点滴瞬间!

第一期

头条君就带着大家来看一看

殿前街道党工委委员

高殿社区党委书记陈仁忠

爱心故事

01

一个爱心愿望

高殿的先辈们一直有着邻里守望相助的传统,作为从高殿走出来的苦孩子,从小到大陈仁忠没少接受乡里乡亲的帮助。

在他心里一直有个愿望

“让高殿人都过上幸福的日子,不能让高殿的老百姓没有房子住、孩子考上大学没有钱读书。”

实际上,靠高殿社区可观的村财收入,可以实现陈仁忠的这些愿望。但他觉得,高殿人守望相助的传统不能丢,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怀着感恩的心,都来献爱心,把高殿打造成“爱心社区”

于是,从2015年起,他牵头打造“慈善驿站”的平台。举办慈善书画义捐义拍活动,用募集来的善款开展爱心敬老、助残、济困、扶幼等活动。

他结识了不少厦门乃至全省、全国的名家,向他们求字画做公益。陈仁忠的爱心感动了所有人,就算是惜字如金的名家,也从没有拒绝过他。

陈仁忠叶韶霖(中)、叶曼林(右)的合照

这些年来,陈仁忠广结善缘,认识了爱心书法家叶曼林。社区门前的对联,就是他的墨宝。上联“友善社区多幸福”,下联“和谐邻里乐安康”,横批“爱心高殿”。这,正是高殿社区的真实写照。

社区连续四年举办慈善书画义捐义拍,叶韶霖等一大批书画家、近百家爱心企业、近万人次爱心居民参与,共募集善款4146560元。

陈仁忠还将传统文化同社区教育相结合,2013年高殿社区成立了厦门市首个社区书院。他在书院担任义工,利用休息时间教孩子们武术,不但强身健体,还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善的种子。高殿的孩子和外来子弟在这里以武会友,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02

一面爱心旗帜

助残、敬老、济困、扶幼

……

这些爱心行动

已经深深融入到陈仁忠

平时工作和生活的点滴之中

60岁的高殿社区居民陈阿姨是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独居老人,陈仁忠把她列为爱心重点对象,怕陈阿姨把低保金一次性花完,陈仁忠每个月分三次把钱发给她。每一段时间还会安排人去陈阿姨家清理有火灾隐患的垃圾。

陈阿姨每天都要居委会门口发牢骚,“这至少证明她没有走丢,很安全”,在陈仁忠心里,每一个高殿人都像家人一样。

一到台风天,陈仁忠总惦记几个困难户,看看他们的旧房子是否牢固。过春节了,他想着困难户家里过年没有年夜饭吃、孩子没有新衣服穿,就把慰问金送到他们手上。

每到重阳节

高殿为全社区两百多名70岁以上年龄

逢五、逢十周岁的老人

以及90周岁以上的老人祝寿

陈仁忠

高殿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辛辛苦苦打下的基础,所以为每年社区都为老人举办祝寿会和金婚庆典,希望能让老人真正有家的感觉。”

在“六一”儿童节

陈仁忠带着善款

到社区困难儿童家中送去了关爱

也带去了让他们好好读书的嘱托

03

一次爱心之路

穿过寨上的小路

一天

陈仁忠提着两盏台灯

来到居民潘雪凤家

“书记又来看孩子们了!”潘雪凤热情地迎了上来,带着陈仁忠上了三楼。刚放学的一对双胞胎正在做作业,房间里虽然开着灯,但天色已晚,书桌上的光线显得有些昏暗。这对上四年级的双胞胎男孩欢喜地接过台灯,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开关。

双胞胎兄弟

“好亮啊!以后我们写作业就能用上了!”

双胞胎骄傲地向陈仁忠展示

在读大专的姐姐

刚刚考下来的一本证书

这原本是幸福的一家,2011年潘雪凤的爱人因病去世,这个家庭也因病致困。陈仁忠心里总是惦记着这对双胞胎,经常来看他们。

陈仁忠

“叔叔6岁的时候就没有妈妈了,你们从小没有爸爸,我们是一样的。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两兄弟互相鼓励,互相比赛。”

看着书记对孩子们的关爱,潘雪凤湿了眼眶。她说,自己经济不宽裕,不能出钱做公益,就拉上女儿一起做社区爱心志愿者。

社区的公益事业

陈仁忠都要亲力亲为

在高殿人心中

  他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

实际上,在一次强台风中

陈仁忠为了下海抢救渔民

自己得了严重的中耳炎

耳朵的听力失去了一大半

留下了无法治愈的病痛

但对于社区的奉献

他始终无怨无悔

作为一名有爱心的湖里人

陈仁忠以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

践行着“爱心厦门”

湖里权威新闻

制图:林彧葭  编辑:洪雅冰  

校对:林维曦、白涵

值班编辑:郑菁玮

审核:郭筱淳、陈瑜瑾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