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区科技特派员送来“宝典” 助力春耕备耕、复工复产

新浪泉州
关注当前正值春耕农忙,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洛江区科技特派员立足岗位充分发挥特长,助力基层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复工复产等工作。
福建省国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刘建福与企业负责人蒋思红正在对改良后的蝴蝶兰栽培基质进行抽检,并指导企业员工做好水草、泥炭配比,注意颗粒度等方面调整。

作为省级特派员,刘建福同时也是华侨大学园艺系副教授,有着18年园艺植物生理和细胞工程方面教学科研工作经验。在了解到疫情期间企业蝴蝶兰的栽培基质主要原料水草运输受阻,影响企业顺利复工复产等情况后,刘建福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改良栽培基质的建议。
“蝴蝶兰的栽培基质是水草和泥炭,我们通过筛选和实验后,将筛选后的泥炭进行配比,使基质的营养及整个生长环境得到比较好的改善,对蝴蝶兰的生长更有利。”刘建福说道。
通过在水草中加入泥炭作为新基质,不仅缓解了原材料紧缺难题,降低了约15%的生产成本,同时新基质的保水性、酸碱度更适宜蝴蝶兰生长,培育操作也更加简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按照原来的做法,一个员工要掌握浇水技术,最少要三年功夫,现在只要三、四个月就能基本掌握,植物的干湿度比原来更好控制了。环境越合适,植物生长越快,预计蝴蝶兰会提前半个月成长。”福建省国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蒋思红说道。
同样深入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的,还有省级科技特派员、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师吴子平。
在双阳街道泉州缘鑫鲜切花基地,各色太阳花开得正盛。但受到疫情影响,部分花卉出现滞销。

“花卉多久采摘一次?”“销售情况怎么样?”吴子平与同事走进基地大棚,详细了解鲜切花生长情况和生产技术规程,询问产品销售具体困难,指导鲜切花种植及疫情防疫等工作。
“特派员对我们的帮助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控制鲜切花出苗速度,保护下批幼苗生长及土壤健康,保证疫期过后,鲜切花批量生产;二是指导如何保鲜鲜切花的花期、新鲜度,使花卉受到市场和客户的喜爱;三是联系社区和街道,从零售的角度帮助基地销售鲜切花,将损失将至最低。”泉州缘鑫鲜切花基地负责人彭所金说道。
疫情防控期间,我区共组织15名省级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积极帮助我区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复工复产等工作。下阶段,我区还将鼓励和支持辖区内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推进农村产业需求、新农村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技术推广、产业化示范和服务,解决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链延伸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实现2022全区村(居)全覆盖。(通讯员:陈家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