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这对夫妻用青春作答?

今日海沧
关注百年征程浩荡,感恩初心如磐。一枚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闪耀着共产党人无穷的精神力量,见证了他们一生爱党的忠贞不渝。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弘扬红色精神,“今日海沧”推出“光荣在党五十年 峥嵘岁月守初心”系列报道,让我们跟着在海沧的优秀共产党员代表。
相守六十年的革命夫妻
相识于战火纷飞的年代
金门炮战的防炮洞
是他们爱情开始的地方

他们是
来自新阳街道霞阳社区
光荣在党五十年的革命夫妻
杨光昌与洪秀园

▲左,杨光昌;右,洪秀园
“轰隆一声巨响,
战友就一动不动了”
丈夫杨光昌今年88岁
妻子洪秀园84岁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霞阳人
但直到1958年的金门炮战
他们才相识并走到一起
1958年8月23日
金门炮战打响。国民党据守福建省金门岛,国共双方以隔海炮击为主要战术行动,因此被称为金门炮战。

1958年8月23日
杨光昌所在的惠安88团3班
被派往泉州晋江的前线
担起开挖防炮洞的重任
“全是人工挖掘,从爆破深度,到每个洞的大小,各项指标数据,不得马虎。”

▲杨光昌向海沧君讲述革命故事
“比人还高的炮,架在地上向金门射击。当时打得非常激烈,炮弹皮在天上乱飞,一颗炮弹直直地从天上掉下来,轰隆一声巨响,战友就一动不动了。”杨光昌说。

杨光昌没有退缩
他作为班长,当即联系炮连
向连长自告奋勇抬炮弹
“从来没见过飞机,在那天一抬头,满天都是敌方的飞机。”

其实,年逾耄耋的杨光昌老人记忆已不甚清晰,但回忆起并肩作战的战友,老人清楚地记得他们的名字和家乡:“诏安、云霄。。。几乎都是漳州人。”

洪秀园当时在队伍里负责各种后勤保障工作,抬担架、计公分,是一个乐观又有点倔强的女性。
就是在那军民互助、团结一致的年代,洪秀园与杨光昌相识了。

退伍之后
夫妻俩一起回到了霞阳村
扎根基层
在岗位上奉献青春




▲洪秀园荣誉无数,彰显着社区基层妇女骨干的英姿和风采
杨光昌是村里的治保主任,杂事包办,只要村里有困难户,就能帮则帮。洪秀园做了37年的妇女主任,培养了很多年轻、优秀的共产党员。
霞阳社区妇联主任 邱惠鸿:“她已退下多年,但我还时不时在社区听说她的‘大名’。她工作认真、尽责,对我们这些后来人既是压力,更是激励。”
“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现在这个家”
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
他们心心相印、患难与共
如今已携手度过60个春秋

杨爷爷家中原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但都在战争中丢了性命。11岁卖豆腐为生,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日子才渐渐好起来。
看到如今入党宣誓的视频,她情不自禁地举起右手,直到视频里的年轻党员宣誓完毕,洪奶奶的手才放下。

洪秀园:“感谢党的培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这个家。”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新阳街道各村居陆续为辖区内的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五十年”的纪念章,革命夫妻正是其中之一。


她向海沧君展示纪念章。闪闪发光的纪念章,见证了他们为党、为人民奋斗的日子。


“人是从岗位上退下来了,一颗心不变啊。”洪奶奶告诉海沧君,去年疫情期间,夫妻俩委托儿子杨敬忠到社区捐款,将过年时孩子们给的2000元红包捐出来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后来又听说发动党员自动捐款后,两人又再一次积极响应参与捐款。

伉俪情深
他们的爱情融入了
毕生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
他们是光荣的,他们是幸福的


五十年党龄
五十年荣光
向革命夫妻致敬
向海沧的老党员们致敬!
来源:今日海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