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长乐湖里村:探索“果蔬+研学+特色产业”振兴路径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编者按

家乡的方向,是记忆深处最美的凝望。乡愁总与距离有关,那距离是一条梦中的彩虹,连接着心与故乡。

2021年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中共福州市委乡村振兴办与福州日报社重点策划、联手打造“媒体看福州乡村”系列专栏,今起陆续推出。

通过来自纸媒、自媒体等不同的媒体方阵代表独特的视角,与大家一起寻找乡愁里最有底蕴的文化,最有故事的人,最美的画面,最动听的歌谣。栏目将再现乡愁、乡音、乡情和村庄里的动人故事,充分展示乡村新面貌、新气象、新风尚。

来湖里,和四季撞个满怀吧!

■福州日报记者 张笑雪

在长乐营前,有这么一个深藏不露的地方,三面环山、清幽秀美、富足美满。相传千百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域,状如湖泊,先民们沿浮峰山麓而居,村厝在湖的里面,故名湖里。

夏日的午后,一阵急雨驱散了暑气,草木愈发青翠舒展,泥土也沁出醉人的芬芳。穿过湖里村口的牌坊,只见两侧100多株洋紫荆秀颀笔挺,叶片上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好似威武热情的仪仗队。村口的花海中,不时传来孩童的嬉闹声,和不远处老人的听戏声交织映衬,这便是湖里村的惬意时光。

荒地变果园

种出甜蜜与美好

金灿灿的龙眼挂满枝头,仿佛串串摇曳的风铃;沉甸甸的柚子压弯枝丫,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走进湖里村的“龙湖果园”,人们已经提前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橘子、柚子、龙眼、橙子、西瓜……果园里各种水果长势喜人,让人应接不暇。

沿着园中蜿蜒的木栈道一路走过,可以近距离观赏各种水果、蔬菜,不知不觉便沉浸在大自然醉人的气息中。“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地,前几年被改造成果园兼花园,还在里面修建了木栈道,方便游客参观和采摘。”村主任林恩认为,种果树不需要花太大力气打理,女性和身体比较硬朗的老人都能胜任,符合侨乡的民情。之前,村子里的土地很多都承包给外村人,现在不少人收回了土地,买来果树苗,自己精心耕种。

“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大家的干劲越来越足!”在村民林美林看来,种植果树不仅能卖鲜果,随着采摘和观光的人流量逐渐增多,还能发展旅游。“我在考虑,怎么用我们村出产的水果、蔬菜和土特产,做一些特色小吃,让来这里的游客有玩、有吃,还有念想。”林美林说出自己的设想。

打造诗意田园

让研学带动振兴

耕田、播种、插秧、打谷……不久前,一场有趣的农耕文化体验活动让湖里村又迎来了一批小游客。

在村里的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小朋友们仔细辨认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的传统农具,亲身体验古老的脚踏翻水车,忍不住转动辘轳动手打水。“村里环境变好了,许多家长和孩子来到村里游玩,都夸赞村庄很美。”村民连声称赞。

人居环境提升,为产业振兴铺就了一条“高速路”。在这之前,湖里村是另一番景象。两年多前,这里还没有一条像样的硬化路,晴天蚊虫随处可见,雨天常常污水横流。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开展,村里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镇村党员干部还挨家挨户入户宣传,引导村民爱护卫生环境。如今,村里不仅道路“白改黑”,还建起了设备齐全的健身公园和塑胶篮球场。

环境变美了,还需要能持续“造血”的项目。于是,村两委将村里的一片荒地改造为采摘园和农耕研学实践基地,还建起了休闲栈道,供游人漫步欣赏田园风光。古民居“三锡堂”经过修葺,成了村规民约和家风家训文化馆,不仅成了老人们休闲的好去处,也让孩子们能在此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人居环境的提升和对农耕文化的挖掘,为湖里村发展研学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已经和研学公司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每年将吸引1万多名学生前来研学实践,预计每年增加村财收入约15万元,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望着眼前绿油油的农田,林恩的眼里充满期待。

合作社拓销路

村财村民齐增收

“你们冬天再来,一定要品尝我们村的特产——大头菜!”林恩热情地说,大头菜冬季成熟,村里几乎家家都种,村民们摸索出了一套特殊的工艺,让加工腌制的大头菜口感香脆鲜美。

如何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借助全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湖里村成立了长乐区艺博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包销,推动大头菜走上专业化之路。目前,全村共种植大头菜100多亩,产量达25吨。合作社已吸纳35位村中闲置劳动力就业,大头菜加工生产期,每人每月收入四五千元。

“大头菜罐头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今年我们计划盘整土地,扩大种植规模。” 对于下一步规划,林恩思路明确,除了大头菜,还将鼓励村民种植各类果蔬和中药材,进一步发挥合作社作用,壮大集体村财,持续促进村民增收。

夏季的湖里,一片勃勃生机。放眼整个村庄,像极了一座大型果蔬农旅园。

然而,湖里的美,又岂止在氤氲的夏季。来湖里和四季撞个满怀吧!油汪汪的大头菜刚被采摘,玉米又悄然种下,西瓜、火龙果吐露着甜蜜的讯息……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各色各样的果蔬在阵阵清风中连绵出一片又一片绿意。

主办:福州市委乡村振兴办

运营:福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监制:陈斌涛 赵克钦 贺鹏

编辑:陈智丰 刘晓芳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