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华夏银行客户真实案例--警惕针对老年客户的“杀熟型”高收益投资陷阱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华夏银行客户真实案例--警惕针对老年客户的“杀熟型”高收益投资陷阱

[典型案例]

2021年3月初,老年客户易女士在华夏银行某支行办理取款业务后,支行大堂经理对客户进行风险提示,请客户保管好现金,注意资金安全。客户对大堂经理的服务表示感谢后,告知此资金会交给其“熟人”进行美容行业投资,对方承诺年化收益高达15%。支行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对客户进行进一步风险提示,提醒客户一定要认真谨慎地核实该投资项目的真实经营情况,以防掉入非法集资陷阱。客户也表示将在投资前与家人慎重商量,谨慎考虑投资行为。

[案例分析]

“杀熟型”诈骗使用的骗术并非特别高明,行骗者往往就是以自己从事某生意急需资金周转为由,以“高息”“高利润”为诱饵实施诈骗。由于借助亲戚朋友的“熟人”身份作为掩饰,抓住受害人不容易怀疑及不好意思质疑的心理,取得对方信任,往往得手率较高,需要警惕。近年来,此类“杀熟型”投资陷阱瞄准老年群体,对部分老年群体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极大影响了金融环境的和谐稳定。

[风险提示]

1。投资有风险,遇事多商量。老年群体投资者切忌因交情深、回报高就轻率投资,应谨慎评估款项去向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着重考察对方的信用情况和经营状况,仔细核实对方出示的文件、合同等材料的真实性,再决定是否投资,以免陷入骗局。做任何投资前一定要和家人商议,避免因轻信他人上当受骗。

2。增强理性投资意识。投资前,可对照银行金融产品的回报率判断投资回报是否过高,多数情况下回报明显偏高的投资很有可能是非法集资陷阱,要注意分辨。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