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人奋斗的样子 真美!

综合
关注
▲根据火炬高新区科技工作者工作情景绘制的速写。(李娜 绘图)
他们奋战在实验室,与科研仪器为伴,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们在生产线上挥洒汗水,用“匠心”做“工匠”,助力“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走向世界;他们奔走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线,筑好“暖心巢”,引来“金凤凰”……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持诠释劳动之美,践行火炬人的初心。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用镜头聚焦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奋斗的劳动者。劳动最美,向他们致敬!
本版文/本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 轩 雷 飏 刘 清 李 娜
本版图/本报记者 张奇辉
攻坚克难 打造行业标杆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模组一厂设备分部MOD设备工程师洪忠慎

今年年初,厦门天马模组一厂的某条自动化生产线实现0.3秒的提速。0.3秒短得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实际生产中能有效促进产能的提升、成本的优化,该生产线也因此成为行业标杆。成绩的背后,是洪忠慎和团队响应公司基地降本增效计划、历经数月的技术攻关。
哪怕0.3秒,也要“死磕到底”,这是洪忠慎作为天马人秉承“激情、高效、共赢”价值观,追求工匠精神的写照。在从事设备自动化相关岗位十几载,工作时,洪忠慎大多数时候都是穿着无尘服、戴着口罩在无尘车间忙碌。他坦言,技术工作看似枯燥,但“干一行,爱一行”,工作中获得的乐趣和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五一”长假期间,他将继续坚守在岗,在优品质、优成本、提效率的基础上向新项目发起攻关,进一步提升产能。
不设上限 保持“归零”心态
●ABB配电系统业务单元产品市场团队行业市场专家张丽娜

分析行业市场动态,制定市场策略,支持重点项目,筹划培训活动,都是张丽娜的平日工作。已在配电领域深耕十多年的她,时常会提醒自己保持“归零”心态,避免用经验主义影响对一个新市场的判断,“市场分析需要严谨,市场也只认可价值”。从行业特点到个体差异,她习惯通过转换视角来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分析需求,优化方案,创造价值。也正是点滴的积累,使其成为行业专家,获得客户和行业的认可。
张丽娜大学毕业后即加入ABB,从电气设计到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再到带领产品市场团队,在多岗位历练中实现转型,收获成长。在她看来,自己是个不设限的人,“所有过往的经历都是极为宝贵的,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发挥作用”。
持续精进 超前研发新品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詹海斌

目前,詹海斌和团队已着手研究明年、后年乃至未来五年的项目。这也是其所在公司的一个特点——通过超前的产品开发,夯实市场竞争力。目前,市面上量产的最高规格的7P手机摄像头(指由7片镜片组成的摄像头)就是他几年前参与的项目。“我们目前能做的最薄的镜片厚度仅有0.1毫米,大概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
詹海斌自大学毕业后就加入玉晶光电,从助理工程师做起,一步步走上管理岗。如今,他所在的工程部在整个研发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与光学设计、模具、自动化等多部门的协作,开发新品、提升产品良率。詹海斌说,自己难忘初进入公司时一位前辈的教导,“他说我们要学会感恩,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感触最深的,感恩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感谢公司给予的平台,让我们持续精进,不断成长。”
团队合作 跑出招商引资成果
●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招商部副经理卢良伟

卢良伟可以说是招商引资的“跑男”,他跑企业,发掘招商线索;跑外地,主动“敲门招商”;跑部门,协助企业解决落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2007年到厦门创新创业园工作以来,卢良伟在招商岗位上已勤恳工作了15年。
“做招商工作所获得的成就感是很多事情都无法比拟的。”最近,在卢良伟和同事的努力下,兴荣正极材料产业园基地项目成功落户厦门创新创业园,这一项目由兴荣集团携手华中科技大学共同打造,将进一步提升我市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能力,强链补链。
在卢良伟看来,每一个招商项目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必须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同时,做招商工作要有同理心,“尽量从企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企业所关切的问题”。
实干快干 推动重大项目提速
●厦门火炬同翔高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规划征拆部经理陈晓鸿

陈晓鸿所在的部门又叫“大前期部”,汇聚了工程开工建设前所有的事项。面对多而繁杂的工作内容,她终日在多个部门间奔走跑手续,有时候一个项目的手续就有六十多项。这样的节奏于陈晓鸿而言并不陌生,自工作以来,她就泡在项目工地,对接建设、规划等部门,先后参与过我市多个市政项目建设。
同翔高新城是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载体和承建省市重点项目的新空间,规划总用地面积47.6平方公里。作为参建者,陈晓鸿深感肩头责任重大,她将“快”和“实”作为工作主旋律。“前期工作做得扎实,做得又快又好,有助于推进项目早日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已完成3个重大产业项目的成片开发方案和农转用相关工作。
利用大数据 助力疫情防控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新型智慧城市事业部数据治理部长冯伟乾

工作不到4年,“95后”冯伟乾已经是美亚柏科最年轻的部门经理之一。他带领的数据治理部承担过“雪亮工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等多个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推动着大数据平台架构规划、搭建以及数据治理。上个月,冯伟乾带领团队同事们驻点相关部门,利用大数据精准助力疫情防控,在30多天的时间里,他每天忙到凌晨。
“有志者事竞成。虽然遇到的难题和需求很多,但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冯伟乾说,大学时的专业是云计算,老师们在学术上执着的坚持一直激励着他,如今,自己很庆幸能在美亚柏科这个大平台学习成长,在大数据领域挥洒青春,激扬梦想。“大数据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创新,需要我不断去学习,不断去尝试和突破。”冯伟乾说。
研究机器视觉 精准检测零部件
●厦门麦克玛视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副经理陈凡希

麦克玛视技术部副经理陈凡希的任务是让工业智能相机炼就“火眼金睛”。最近,他参与研发的一款为某工业企业定制的瑕疵检测设备即将交付,检测对象是直径仅1厘米的继电器零部件。在测试中,该设备每分钟可完成超300个零部件的瑕疵检测。
从视觉算法的编写、测试,到后期的售后维护,入职麦克玛视三年多,陈凡希见证了公司上百个机器视觉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诞生。“机器视觉作为新兴行业前景广阔,它能提高传统制造行业的效率,把人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陈凡希说,通过劳动帮助客户圆满地解决难题,这是自己最自豪的时刻。
来源:厦门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