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谱新戏、传后人,闽南话小戏百花齐放 同安农民画传承出新!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谱新戏

(一)

两部小戏作品

斩获省级大奖

日前

福建省艺术馆举办的

“喜迎二十大”全省原创小戏(小品)

剧本征文征集评选活动落幕

同安区文化事务中心(同安区文化馆)退休职工宋永贤、同安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吕晨怡作品《卖牛》荣获小戏作品一等奖,宋永贤作品《近乡情更浓》荣获小戏作品二等奖。

NAME

《卖牛》

在农村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从前被农家视若珍宝的耕牛,没了用武之地。有人想卖掉“负担”,有人舍不得“宝贝”,小戏《卖牛》抓住这一洞察,在“卖牛”和“留牛”的矛盾中表现牛主人两口子朴实的生活趣味,同时,描绘出乡村群众在时代浪潮中追求美好生活的图景。

“通过农民对牛的朴素感情,展示新农村人的变化,侧面来反映乡村振兴的面貌。”主创者之一宋永贤透露,早在十几年前,他有一出戏同样以牛为题,曾于全市巡回演出。如今,《卖牛》这出新戏延续“牛”的线索,紧扣时代变迁,生动展现了农村社会迈向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切面。

NAME

《近乡情更浓》

《近乡情更浓》讲述民族英雄陈化成的故事,赞颂他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深厚感情。陈化成为福建丙洲(今属厦门市同安区)人,鸦片战争时期以身殉国,家国情怀传颂至今。

“传承我们闽南传统的艺术形式,接下来会陆续面对公众演出。”宋永贤介绍,两部作品均为闽南话小戏,延续地方戏曲表演方式。据了解,小戏在中国民歌、民间舞蹈、民间说唱的基础上形成,是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的小型综合性艺术。来自同安本土的宋永贤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从事戏剧曲艺歌词创作及闽南文化艺术研究几十年,著有个人作品集近10部。

传后人

(二)

非遗公益夏令营

受孩子欢迎

上月底

同安区现代民间美术(农民画)夏令营

圆满结束

哪怕是第一次接触农民画的孩子也创作出了风格质朴、色彩丰富、趣味盎然的画作,彰显同安农民画的特色与魅力。

此次夏令营是“我是小小传承人”系列活动之一,30余名爱好农民画、装饰画和热爱本土艺术的青少年及幼师,在专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在心中埋下非遗传承的种子。

培训结束后,学员作品及网络投稿中将评出“我是小画师”优秀选手若干名,持续激发全民绘画学习热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传承在同安

不仅出“新”,更从“深”

今年暑期以来,同安区文化馆开展“我是小小传承人”系列活动,推出一系列非遗公益夏令营,并在线上同步推出系列教学视频及“我是小画师”“我是南音小演员”“我是歌仔小戏迷”“我是小小古诗吟诵员”“我是小小讲解员”“我是小工匠”等系列优秀选手征集评选活动。

同安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少年儿童近距离感受学习同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暑假生活。

从孩子抓起

有机结合线上线下的力量

将“我是小小传承人”系列活动

打造出品牌效应

今后,将继续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宗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走向深处、落在实处。

同安区融媒体中心  出品

记者:林健华、杨心亮  图片:同安区文化馆

图文排版:陈思颖

编审:叶薇薇、叶冬梅、刘志民、吴佳佳

终审:王英瑞、卢漳华、叶志展

(来源:同安发布)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