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丫霸!“融媒见福”采风活动走进“福”街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2月26日下午,由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网络视听与媒体融合处、中共福州市台江区委宣传部指导,福州市台江区融媒体中心主办的“融媒见福”采风活动在台江区“福”街举行,中央、省市重点新闻单位的记者、网络名人和特约评论员组成的20余人采风团,探访体验“福立社”脱口秀剧场、中平旅社“福”文化会客厅、87号艺术空间、大花猫剧本杀、福文化博物馆,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全媒体报道,展现台江区深入挖掘“福”文化的生动实践。

2月26日下午,由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网络视听与媒体融合处、中共福州市台江区委宣传部指导,福州市台江区融媒体中心主办的“融媒见福”采风活动在台江区“福”街举行,中央、省市重点新闻单位的记者、网络名人和特约评论员组成的20余人采风团,探访体验“福立社”脱口秀剧场、中平旅社“福”文化会客厅、87号艺术空间、大花猫剧本杀、福文化博物馆,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全媒体报道,展现台江区深入挖掘“福”文化的生动实践。

2021年以来,台江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快推动“福”文化传承创新的决策部署,依托苍霞历史文化街区,着力打造中国第一“福”街。街区总占地124亩,商业面积约3万平方米,包含34栋古厝建筑,设有3个“福”文化主题广场,目前引入了“福”文化博物馆、中平旅社“福”文化会客厅、百福长廊广场、福禄艺术中心等一批“福”文化标志性项目,以及福酒、福茶、福味、福艺、福乐、福创等33个“福”文化主力店,通过“寻福”“送福”“造福”“享福”四大主题,体验“食福味、观福艺、品福茶、听福乐、购福礼、留福影”等丰富的“福”文化特色消费场景,让群众乐享“福”文化大餐。

享福——“福立社”脱口秀剧场

这座古建筑建于民国初年,占地面积497平方米,为洋门脸、前店后宅的商铺民居。解放后改为光明眼镜店,曾经作为洗染店、商铺、民居等。2019年7月,光明眼镜店列入福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目前,打造为“福立社”脱口秀剧场酒吧,让更多人通过脱口秀分享生活,直面人生,让生活多一点幽默,多一些快乐,享受新时代新幸福。

享福——中平旅社(福文化城市会客厅)

中平旅社的前身为1914年创办的“嘉宾洋菜馆”,因出品了福州的第一块牛排而红极一时,著名翻译家林纾、文学家郁达夫都曾是它的“座上宾”。如今,将其打造成集艺术展览、文创潮玩、文化交流、 研学体验、网红咖啡等为一体“福”文化标杆展示窗口,向广大市民提供沉浸式的“福”文化体验。

目前,正在展出青年艺术家池志海的台江历史旧照片、2022福建“福”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南台来潮”海峡两岸文创设计大赛作品以及青年版画家田雄的个人作品等。

享福——“87号艺术中心”

87号艺术中心前身为庆菁钱庄,由合春商行老板杨文畴创办,是清末民国时期的著名钱庄、当铺。这座古厝占地面积756平方米,沿街是西式立面,外墙以青砖为主,红砖点缀其间,显得美观大气;内部为传统中式木结构,是现代中西合璧式建筑。如今将它升级打造成艺术的殿堂,推动“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福”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这里的展品精选自 2022 福州国际城市雕塑大赛,作品充分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进一步提升福州城市公共艺术品质。

享福——大花猫剧本杀

这里是林素园故居 (荔枝弄39号、13号)。林素园,祖籍长乐,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工诗词、擅书法、精通文史,著有《摘星集》诗稿四卷和《台湾纪要》《中菲交通简史》《屈原年谱及大事记》等,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荔枝弄39号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836.15平方米,为三进合院式民居建筑。2019年7月列入福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荔枝弄13号古民居紧邻荔枝弄39号,坐南朝北,为清末民初建筑,共三进,面积1317.75㎡,为不可移动文物。现打造成为大花猫剧本杀,推出“福”文化主题剧本杀项目。

寻福——“福”文化主题展示馆

福建是唯一以“福”命名的省份,“福”文化在八闽大地历史悠久、底蕴浓厚。这里是由福建博物院负责打造的全国首个“福”文化主题展示馆。此地原为高稔(清末进士、被光绪皇帝钦定为朝元、曾任民国海军部副秘书长)故居。位于金鱼里南侧,坐东南朝西北,始建于清末民初,采用福州地方建筑传统手法建造而成,主座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构架,硬山顶,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是研究清代福州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制与风格的重要实物,现为区级文保单位。

在这里,通过丰富的实物和图片,生动展示千百年异彩纷呈的“福”文化遗产,深情述说八闽人民与“福”文化的不解之缘。

接下来,台江区将持续提升街区一期,加快推进二期建设,争创全国最美“福”街,为福建打响“福”文化品牌贡献台江力量。

——提速建设文化项目。聚焦“寻福、送福、造福、享福”,进一步招引优质项目,重点打造福创、福艺、福味三大“福”文化主题区,构建具有台江特色的“福”文化IP。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福”街建设与“闽江之心”高品质打造、上下杭保护开发相结合,打响“福旅”品牌,全力落地闽货商店、品牌首店,助力福州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全力鼓浓文化氛围。深入挖掘“福”街、苍霞等台江历史文化、商贸文化故事,创作一批文化作品,打造沉浸式体验街区,常态化举办文化活动、论坛等,推动“福”文化不断深入人心。

邱陵/文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