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蓝田:佛手瓜成“致富瓜” 绘就项目好“丰”景

综合
关注连日来,安溪县蓝田乡蓝田村沙坵虎头佛手瓜种植基地迎来了采摘季。放眼望去,连片的佛手瓜长势喜人,瓜田里绿意盎然,藤蔓相互缠绕,爬满瓜架。村民们正穿梭在瓜架中,采摘成熟的佛手瓜,处处一派繁忙的丰收图景。

聚焦党建引领 打造特色产业
近来年,蓝田乡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融合发展,在特色资源上做文章、在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在创新发展上求突破,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化布局,推进土地流转、撂荒地复耕,带领群众种植佛手瓜、玉米、绿叶菜等特色产业,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致富路。

“去年以来,我村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抓手,通过整合资源,大力种植佛手瓜,目前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佛手瓜种植面积130多亩。”蓝田村党支部书记徐爱华介绍。如今,蓝田村的佛手瓜从曾经的“墙边瓜”,蜕变成群众增收的“致富瓜”。
佛手瓜味甘,具有祛风解热、健脾开胃的功效,在瓜类蔬菜中营养全面丰富,常食用可增强免疫力,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也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安溪县康禾园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水来说,这里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适合种植佛手瓜。今年的佛手瓜长势也很好,采摘期长,而且打理简单不费事,种植下去后只需简单施肥,长成后全年都可以采摘,成熟季每隔三四天就可采摘一次,今年预计每亩产量在5000-6000斤左右。
加强产销对接 畅通农货销路
蓝田乡是“中国团餐之乡”发源地,据不完全统计,蓝田籍企业家在外的团餐企业超过500家,从业人员近1万人,每天服务人群超过1200万人次,产值超过400亿,业务遍布全国,并向“一带一路”拓展。为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乡党委、政府积极鼓励团餐企业与各村达成共建,通过“订单农业”包销农产品,让优质农产品“走的出去、卖的上价”,实现尽产尽销。

“在蓝田乡项目办的牵线支持下,我们与蓝田村成功签订了佛手瓜包销协议,保底收购今年蓝田村生产的所有佛手瓜,目前已收购了将近8000斤,家乡良好的自然生态,生产出来的佛手瓜品质也相当好。”厦门沛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福南介绍。

一个个佛手瓜被整齐装箱后立马称重装车,当天就送往厦门、漳州等地。

通过订单农业种植,有效解决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农、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产销一体化”发展,有效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蓝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奠定坚实基础,预计可增加收入65万元以上。
随着佛手瓜种植产业发展扩大,蓝田村既盘活了当地的土地资源,又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吸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徐爱华介绍说,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将近30人在基地采摘、打包、装车,村民们既可以拿到流转土地的租金,又可以到基地干活领到工钱,在家门口就能让“钱袋子”鼓起来。
蓝田乡党委书记陈永忠表示,下一步,蓝田乡将进一步盘活要素资源,以项目为抓手,共同推进团餐食材基地建设,一手引入农业企业与村党支部合作共建,一手和团餐企业签订食材供应协议,着力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向规模化、多元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全面助推乡村振兴。(谢华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