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热点城市|荆州:文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打造投资洼地

综合
关注投资热点城市
荆州
文脉产业融合发展
创新打造投资洼地
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历史厚重的文脉,传承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今天的古城,穿越千年,流光溢彩、盛装相迎。

Part 1 交通便利
中部之中的荆州,正在成为综合成本越来越低的投资洼地。荆州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市场优势、通道优势、航道优势、港口优势明显。超16万亿的中部腹地市场和辐射全国三分之一人口的战略纵深,让荆州成为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城市。浩吉铁路、焦柳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在荆州“双十字交叉”。二广、沪渝、许广等8条高速横贯东西、直通南北。运行3年,已开通15条航线,2小时内可通达全国23个主要城市的荆州沙市机场,2023年旅客吞吐量已超过80万人次。
“铁水公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在荆州已全面形成,中欧班列荆州专列实现了常态化的运行,成都至荆州铁水联运“长江班列”开通运行。荆州港12条水铁中转“一箱到底”精品航线可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每吨50元以上。大宗商品从荆州“水转铁”到西部地区,用时减少20天,荆州已成为长江中上游海进江、江入海、东矿西进、西货东出的最佳首选地。




Part 2 资源富集
资源富集的荆州,正在成为承接现代产业转移的集聚地。荆州素有鱼米之乡、中国粮仓的美誉,是国家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基地、全国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近些年来,荆州积极依托资源要素和产业基础,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24个百亿项目先后落户,构建起了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等4个千亿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等6个过500亿级优势产业,纺织服装等11个特色产业集群为主的“4611”现代产业体系。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151.49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600家,上市公司达到12家,2023年成功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排全国第89位)。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正在加速崛起。美的“空冰洗”荆州基地集聚配套企业200多家,美的冰箱获评世界灯塔工厂,美的洗衣机获评全国家电行业首个5G全连接工厂。全市已集聚装备制造上下游产业链企业850家,总产值近千亿。

荆州拥有钾、锂元素含量丰富的卤水资源,形成了以江瀚新材为代表的硅基新材产业,以华鲁恒升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促进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突破兴起。菲利华、航天南湖、瑞华科技等一批领军企业打破“卡脖子”技术,电子信息、半导体材料等关联企业达到613家。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纺织服装既是荆州的传统产业,也是荆州的优势产业。
近年来,荆州加快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和华中预制菜之都,大力发展优质稻米、淡水产品等4条特色产业链,安井等一批知名龙头企业纷纷落地布局。建成了从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到电商的“一条龙”全产业链条,集聚各类企业1031家,形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婴童装基地,昔日的轻纺名城正在重塑荣光。当前的荆州,正踏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步伐,实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抢抓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重点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等四大工程,争取国家在荆州布局粮食、煤炭等国家战略性物资储备基地、荆汉运河战略性基础设施,荆州欢迎更多投资主体与其携手合作,共享发展。

Part 3 开放包容
开放包容的荆州,正在成为营商环境不断跃升的发展高地。荆楚海纳百川,楚人重信守诺,荆州历来就有重商亲商的优良传统。近年来,荆州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营商环境实现“三年两跃升”,获评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在全国“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中,排在进位最快的地级市前五位。荆州综合保税区、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国家级加工贸易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

荆州着力搭建荆州大学城、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两大科技创新策源地,充分运用好在荆7所高校、20万大学生、5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90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资源,推进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优势。
(来源:中国投洽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