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冰血见证:长津湖英雄不朽的事迹 聆听于成德老首长的讲述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作者:陈文军

冰与火之歌:英雄传奇的序章

七十多年过去了,朝鲜长津湖战役中那些被冰雪覆盖的激烈战斗,至今仍然深刻地触动着每一个铭记历史的心灵。在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的长津湖战役期间,面对严酷的气候条件和装备先进的美军,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展现了非凡的坚韧和不屈精神,还承受了巨大的伤亡。尽管遭受了重大伤亡,他们的英勇抗争,在人类战争史上书写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为了探寻这段凝重而辉煌的历史,我们有幸拜访了亲历者——于成德老首长。他将引领我们穿越时光隧道,重返那战火纷飞、冰雪覆盖的岁月,让我们深切体会志愿军战士如何在绝境中铸就辉煌,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英雄的壮丽篇章。

南国至北疆:信仰引领下的坚定前行

回想起那场改变命运的征程,于成德老首长的话语中满是感慨。“九兵团原本的任务是准备应对可能来自台湾的战事,却突然接到了赴朝作战的命令。”1950年,当朝鲜半岛的战火蔓延至新中国边境之际,党中央迅速作出决策,派遣志愿军入朝参战。第九兵团随即从温暖的南方出发,踏上了未知且寒冷的土地。尽管装备简陋,战士们仅以单薄棉衣裹身,简易胶鞋踏雪,却在刺骨的寒风中,步伐铿锵,勇往直前。他们心中燃烧着保卫祖国、捍卫和平的炽热信念,即使面对严寒,也未曾退缩。南北温差悬殊,严酷环境如利刃般考验着每位战士的体能极限,但他们凭借坚韧意志与对家国深沉的爱,毅然踏上征程,揭开了这场悲壮辉煌战役的序幕。

激战长津湖:铁血铸就的胜利之路

风雪突袭:初战告捷

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地区突遭一场猛烈的风暴袭击。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与美军第10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尽管双方装备悬殊,但志愿军战士们凭借大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智慧,成功切断了美军的退路,为后续战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如猛虎般扑向敌人,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坚定的决心。

冰雕连:不朽的纪念碑

“在零下40摄氏度的死鹰岭上,20军59师172团6连的战士们身着单衣,在冰雪中潜伏两昼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于成德老首长回忆道。这些英勇的战士们,直至牺牲的最后一刻,依然保持着战斗姿态,他们的身躯被冻成了冰雕,却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宋阿毛烈士的绝笔信,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身为志愿军战士的无上荣耀。这些震撼人心的瞬间,铸就了志愿军精神的丰碑,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

殊死搏斗:钢铁意志战胜强敌

黄草岭山谷中,于成德所在的部队与美军陆战一师激战正酣。尽管装备悬殊,志愿军战士们却凭借智勇双全,利用夜色巧妙布局,最终成功突破美军防线,给予其重创。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以劣势装备与强敌进行现代化阵地战并取得胜利的奇迹。正是凭借这种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和超凡的战术智慧,志愿军逐步夺取了战场的主动权,为最终的辉煌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英雄群像:时代脊梁的光辉形象

拍摄:马锦榕

杨根思等英雄人物的壮举犹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照亮了长津湖这片神圣的土地。于成德老首长满怀深情地回忆道:“那些难忘的日子,我亲眼见证了无数战友的英勇牺牲。有的战士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有的即便身负重伤,也依然坚守在火线上,直至战斗的最后一刻。”根据官方统计数据,第九兵团在长津湖战役中战斗受伤者达到14,062人,冻伤者30,732人,阵亡者7,304人,总减员人数高达52,098人。这串数字背后,代表着无数生命的逝去和家庭的破碎,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成为了中华民族永远值得铭记的英雄群体。

胜利回响:精神传承,奋勇前行

摄影:于晔

长津湖战役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此役共歼灭敌军3.6万人,其中美军2.4万人,并迫使美军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一次撤退。长津湖战役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局势,而且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锻造了志愿军顽强不屈、英勇奋战的精神风貌。于成德老首长坚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希望后人能够铭记这段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传承并发扬光大志愿军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