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乐队演奏,中法共创的芭蕾舞剧《七夕》 首度亮相厦门!

综合
关注羽翼搭成鹊桥,“牛郎”“织女”在天河相聚……4月4-5日,辽宁芭蕾舞团和辽宁交响乐团将携原创芭蕾舞剧《七夕》在闽南大戏院连演2场。这是中法两国艺术家合力打造的“一封写给中国的情书”,它以中国神话故事“牛郎织女”为原型,用国际视角重新演绎古老的中国爱情故事。
“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中式唯美与法式浪漫相融合
作为闽南大戏院“2025闽南之春演出季”的重磅剧目之一,此次来厦的《七夕》演出配置可谓“高端”。辽宁芭蕾舞团邀请了法国的艺术团队,出任该剧的编导、舞美设计、服装设计以及俄罗斯乐队指挥。现场有三架竖琴将中国式浪漫之音灵动诠释,多元音乐元素极大增强了舞台表演的感染力与张力。在舞蹈编排上,法国编导Martin Chaix表示在古典芭蕾舞技术上融合了现代元素和中国元素,“我借鉴了中国的水墨画和书法,通过辽芭的舞者演绎出行云流水的感觉,将中式唯美与法式浪漫相融合,让这部剧充满诗意。
在舞美设计上,《七夕》运用3D投影技术,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天庭”。同时,舞台布景水墨画式的留白处理,也给了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该剧音乐由克劳德·德彪西、莫里斯·拉威尔、叶小钢等知名作曲家的经典作品组成,辽宁交响乐团现场演奏;同时创新采用新科技手段提升舞美的绚丽效果和沉浸式体验,为观众带去一场身临其境的视听盛宴。“虽然《七夕》讲述的是中国爱情故事,但爱没有国界,不同国家的爱情底色都是浪漫的、唯美的。这部剧中观众可以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感受爱与被爱的交融和思考。”法国编导Martin Chaix说道。

“传承+创新”,用芭蕾传播中国文化
芭蕾舞剧《七夕》开创了辽芭建团四十多年来多个“首次”——首次邀请法国艺术家担任编剧编舞;首次邀请外国艺术家参与创作中国传统题材的舞剧;首次将世界三大著名作曲家作品再度融合创作,并邀请辽宁交响乐团现场演奏。此次来厦,辽芭派出众多实力年轻演员担当主角,其中织女由孙慧馨、李虔慧饰演,牛郎由张海东、王占峰饰演,乔麟雅饰演王母娘娘,马苗源、武岳饰演神牛。
“这些年来,辽芭一直致力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我们想用芭蕾这种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辽宁故事,这正是原创芭蕾舞剧《七夕》创排的初衷。”辽宁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曲滋娇说,目前辽芭创排原创舞剧近二十部,每一部都在追求创新,“把世界最前沿的芭蕾舞艺术展现在观众面前,是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七夕》这部剧我希望通过东西方文化碰撞创新,用芭蕾艺术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据悉,除了原创芭蕾舞剧《七夕》外,闽南大戏院“2025闽南之春演出季”中,还将有多部精品佳作轮番上演,包括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出品、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布尔加科夫同名原作改编话剧《大师与玛格丽特》、辽宁芭蕾舞团舞剧《七夕》、话剧九人作品《庭前》、“浪漫之夜”——王健大提琴独奏音乐会、马伯庸同名原作改编舞台剧《太白金星有点烦》等,让艺术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鹭岛的每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