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集美大学“青银惠”实践队三下乡:青年力量温暖银发夕阳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通讯员 严莉雅 刘诗琪)6 月盛夏,蝉鸣渐起,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青银惠” 社会实践队怀揣 “他乡亦故乡,青银暖夕阳” 的初心,走进厦门市莲兴社区、莲薇社区,开展了为期 3 天的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这支由大学生组成的队伍,以 “党建共建、科技反诈、文化惠民” 三大行动为抓手,用青春活力激活社区治理 “一池春水”,为社区老人尤其是随迁老人送去贴心关怀,更在基

层土壤中播撒下青年担当的种子。

科技反诈筑屏障,智慧课堂护周全

6 月 26 日清晨,莲兴社区活动中心早已坐满了等候的老人。实践队首场 “科技赋能,反诈先行” 专项行动在此拉开帷幕。不同于传统的说教式宣传,队员们创新采用 “案例拆解 + AI 体验 + 互动游戏” 的立体模式,让防诈知识入脑入心。

“大家看,这通‘检察院’的来电,其实是骗子用改号软件伪造的!” 队员们结合 “冒充公检法”“保健品诈骗” 等老人易受骗的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言拆解诈骗分子的话术陷阱;针对近年高发的 AI 换脸诈骗,现场播放伪造的 “子女求助” 视频,演示如何通过 “核实亲属常用语”“要求视频连线做特定动作” 等方法识别骗局。最受欢迎的当属 “关键词拍桌游戏”—— 当队员念出 “安全账户”“保证金” 等诈骗高频词时,老人们齐刷刷拍响桌子,在欢笑中加深了对诈骗套路的记忆。

智能科普续温暖,校社联动显长效

6 月 28 日,实践队转战莲薇社区,将 “智慧养老,反诈先行” 主题活动推向深入。有了莲兴社区的经验,队员们特意增加了 “情景模拟” 环节:由队员扮演骗子打电话,老人现场 “拆招”,其他老人则当 “评委” 补充建议。72 岁的王奶奶曾因 “冒充客服退款” 差点受骗,这次主动举手参与模拟,精准识破 “订单异常” 的话术,赢得满堂喝彩。

“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远,现在听孩子们一讲,才知道圈套这么多!” 王奶奶的话道出了活动的实效。针对社区随迁老人多、方言沟通不便的特点,队员们提前学习了闽南语、客家话等常用表达,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传到老人耳中。活动结束后,社区居委会主任感慨:“这些年轻人把复杂的科技讲得像拉家常,老人们听得懂、记得牢,这才是真正的惠民服务。”

文化游园聚人心,银龄绽放新活力

7 月 1 日的莲兴社区,俨然成了欢乐的海洋。实践队联合社区打造的 “落地生根,花开邻里” 长者游园会,让老人们在互动中拉近了距离。“颠球绕圈” 游戏里,祖籍河南的刘爷爷和福建本地的陈奶奶组队闯关,配合默契;“毛笔投壶” 区,退休教师周阿姨手把手教随迁老人握笔姿势,笑声此起彼伏。

手工区里,老人们用五彩绒球粘出 “幸福家园” 布景,随迁的赵阿姨特意在作品里加上了 “闽南古厝” 图案:“住在这里三年了,早就把这儿当家乡了。” 智能手机课堂更是座无虚席 —— 从微信支付、电子医保卡激活,到导航打车、字体放大,队员们手把手指点,连平时说 “怕按坏手机” 的老人,也学会了用抖音拍摄 “社区美景” 短视频。

当天,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领导专程来到现场,与老人们亲切交谈,查看活动进展。“学院会一直做你们的‘后援团’!” 领导的承诺让在场老人倍感温暖,也让队员们更坚定了服务决心。活动结束时,80 岁的林爷爷拉着队员的手说:“你们来了,社区就像过年一样热闹,我们这些‘外乡人’也不孤单了。”

校社共建结硕果,青春担当谱新篇

此次实践活动并非 “一阵风”。早在 6 月 25 日,实践队就召开动员大会,明确 “课题引领 + 分组协作” 模式;活动中,通过社区公告栏、短视频平台等 “传统 + 新媒体” 渠道扩大影响;更与莲兴社区党委达成党建共建协议,未来将定期开展 “银龄课堂”“青春助老” 等常态化服务。

指导老师范薇薇说:“我们不仅要送服务,更要搭桥梁。” 从反诈课堂上老人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到游园会上随迁老人主动用闽南语打招呼;从大学生志愿者学会用方言耐心沟通,到社区工作人员感叹 “年轻人带来了新点子”,这些细微的变化,正是校社协同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注脚。

如今,莲兴社区的老人们会互相提醒 “别信陌生来电”,莲薇社区的随迁老人组建了 “银发抖音队”,而实践队的队员们也带着调研数据回到校园,继续打磨 “适老化科技服务” 方案。正如一位队员在日记中所写:“当‘他乡’的老人笑称我们是‘自家孩子’,当青春的力量点亮‘银色夕阳’,我们便读懂了‘三下乡’的意义。”

未来,“青银惠” 实践队将带着这份初心,持续探索校社合作新模式,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基层最需要的地方,用实际行动诠释 “他乡亦故乡,青银暖夕阳” 的深刻内涵。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