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让全球音乐人盛赞的厦门鼓浪屿:一座国际化的“音乐之岛”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7月19日,为期十天的第六届鼓浪屿音乐季持续在厦门鼓浪屿举行,弦乐、管风琴、流行等多元形式的演出,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音乐家,再次奏响这座“音乐之岛”。

吸引世界音乐人的“多元文化”

“用一首曲子形容鼓浪屿,必然是《鼓浪屿之波》。”这是英国国宝级管风琴演奏家托马斯·托特第四次来到鼓浪屿。

“在这里,你能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而且很多都是免费的,你可以来这里免费听管风琴演奏,这在英国是难以想象的。”托特直言,在他眼中,鼓浪屿的开放与多元,是音乐季最动人的特质,也让他对这座“音乐之岛”的热爱愈发深厚。

芬兰青年歌唱家妮娜则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她在岛上参加了第二届上音歌剧院鼓浪屿歌剧比赛,并获得了二等奖。“你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文化在这里、创造出不同的作品,我爱这个小岛,我爱这个国家,我希望再次回来。”

参加演出之余,妮娜还到八卦楼欣赏了《卡门》实景精粹音乐会演出,虽然已经演绎过无数次《卡门》,但对她而言,这仍然是最特别的一场《卡门》。“我太震撼了,这里太美了,不需要额外的装饰,因为建筑本身就很美,音乐家能在这里演出,真的是太享受了!”

传统与年轻碰撞的“文脉延续

鼓浪屿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中西文化交融的乐章。西洋管风琴、钢琴与闽南歌谣在此共生共荣,而如今的鼓浪屿音乐季,让这种交融的基因在青年一代中持续流淌。

国际管风琴界泰斗卢德格尔·卢曼是鼓浪屿签约的第八位“驻岛艺术家”,他在管风琴艺术中心108岁的管风琴前,为来自各地的人们带来了两场管风琴独奏音乐会和两场大师课,琴键震颤的轰鸣穿透穹顶,让年轻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听众们,在历史空间中触摸古典音乐的温度。

16日,厦门六中博雅合唱团与德国 MEHRSTIMMIG 无伴奏人声合唱团联袂呈现“鼓浪屿的夏日——中德少年合唱音乐会”。来自德国的6位少年为了这场演出,筹备数月。

“这是座令人震撼的岛屿”“这里到处都有音乐,我们很喜欢这个小岛。”团员们惊叹于鼓浪屿文艺浪漫的风光,更沉醉于“处处有音乐,连海风与鸟鸣都在合唱”的独特氛围。对于与厦门的少年们同台合唱,他们充满期待。“我们喜欢彼此的声音。”

这种跨越国界的音乐对话,是鼓浪屿文化交融基因在当代的跨界创新——以歌声为桥,让中西文化在少年共鸣中焕发新的活力。

为中国新声搭建的“原创舞台”

除了多元、包容、跨界,鼓浪屿作为“音乐之岛”,也始终向年轻创作者敞开怀抱。本届音乐季联合腾讯音乐人·不凡现场与“声而向上”,为原创音乐人和原创音乐提供高规格、高品质的展示平台。

“原创音乐演出机会不多,所以这样的舞台挺难得的,非常感谢鼓浪屿对原创的支持。”站在琴岛的夜色里,国风音乐人一棵小葱·傅红雨坦言,对原创音乐人而言,现场舞台格外珍贵。

“终于回到鼓浪屿了!”00后原创歌手AVA刘欣宇难掩激动。年初参加“声而向上”两岸(厦门)青年音乐人创作营开营时,她和组员在鼓浪屿彩采风,完成了歌曲《就见一面》的创作,这首歌也成了她与这座岛的情感联结,“这里总能给我新的创作冲动。”对她而言,鼓浪屿的舞台不仅是展示平台,更是灵感循环的起点。

正如腾讯音乐人商务负责人所说:“鼓浪屿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让原创音乐既能扎根本土文化,又能自然生长出国际表达。”(王义)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