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投资热点城市 | 南平:世界遗产地,绿色生态城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17次到南平调研。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首站就来到南平,赞誉“这里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南平市是全国唯一一个既是“双世遗”,又是国家公园——武夷山所在地的设区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和闽江源头,与浙江、江西交界,俗称“闽北”,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设区市。

本期

让我们走进第二十五届投洽会

“投资热点城市”——南平

聚焦南平如何

发挥“四个好”

做好“五个一”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发挥南平“四好”

PART.1

南平生态好

在地球同纬度地区当中,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有“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等美誉。全市森林覆盖率78.89%,水质全省第一,空气质量连续10年排名居全省设区市前列。

PART.2

南平人文好

南平拥有四千多年历史,是福建文化发源地之一。“福建”之名即为福州、建州(今南平建瓯)各取首字而来。这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和建盏建本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武夷山下梅村便是历史上“万里茶道”的起点。

PART.3

南平资源好

南平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美誉,粮食产量全省第一,耕地面积占全省20%,林木蓄积量占全省25%,毛竹林面积占全省40%、全国10%,水资源总量居全省首位,人均水资源是全省的3.5倍、全国的5.6倍。

PART.4

南平区位好

南平是南接北联的重要战略通道,境内现有6条铁路、11条高速公路、1个机场,以及福建省首个内河港——南平港。对内已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市域1小时交通圈”;对外与“长三角”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与上海、杭州等城市形成3小时交通圈。

打造“五个一”等产业集群

做美“一座山”

加快构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

南平发挥武夷山“双世遗”和国家公园的品牌优势,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为抓手,打响“大武夷旅游”品牌,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

全市现有60个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8492万人次。全长251公里的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于2024年正式运营;国家公园探秘游、朱子文化研学游、采茶制茶体验游等新产品不断推出;月映武夷水幕史诗剧场、范迪安美术馆、武夷•梦华录、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等新项目相继落成。

未来将重点打造中国武夷峡湾亲子研学基地、中国(武夷山)森林康养小镇等环带重点片区,诚招研学旅游、康养度假、生态科普等各门类优质客商。

做深“一根竹”

打造全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

南平是拥有全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和“中国竹乡”最多的设区市,获评全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已连续举办两届中国(武夷山)竹业博览会。

全市年产竹材3.19亿根,被称为“中国笋都竹乡”,规模以上竹加工企业228家,竹业上市企业2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8家,全产业链产值约527亿元,在全国设区市排名前列。其重点建设规划面积为41平方公里的建阳、建瓯“两徐”竹经济产业园,将不断推进竹精深加工产业空间布局。

做香“一片叶”

打造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武夷山考察,首次提出了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南平成为“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的策源地。

南平是世界红茶发源地,南平市全市现有茶企超1万家、毛茶总产量10.1万吨,茶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国家级重点龙头茶企3家。全市茶园面积74.4万亩,其中绿色生态茶园51万亩。当前,上游重点加快茶树种质资源圃和绿色生态茶园建设,中游重点发展茶饮料、茶食品等茶加工产业,下游重点打造“武夷山水•茶空间”等“茶+”业态。

做活“一瓶水”

打造全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

南平已探明35处矿泉水水源地,年可开发量约511万吨,2024年全域主要流域I-Ⅱ类水质比例100%,地表水水源水质极佳,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硒、钙、钾、镁等微量元素,属于罕有的低矿化度矿泉水。位于国家公园的雷公口水库是国家一级水源地,水库库容5230万立方米,日最大供水量27万吨,完全开发可支撑水产业实现产值超千亿。

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等龙头企业已入驻南平,重点聚焦健康饮品、专用饮用水、医疗化妆品用水等高端赛道和“全域绿色食品”招商攻坚。

做全“一只鸡”

打造千亿羽肉鸡产业集群

南平重点依托在白羽肉鸡行业排名亚洲第一、全球第六的链主企业圣农集团,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

圣农集团白羽肉鸡年养殖能力超8亿羽,拥有现代化肉鸡加工厂12座、食品加工厂10座、现代化饲料厂11座、生产基地500个,年营收超346亿元。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新品种“圣泽901”已突破欧美企业种源垄断。下一步将围绕圣农集团,完善上下游链条,积极发展预制菜产业。

打造新型电池产业

构建“一园三区”产业发展格局

南平地处全国重点成矿带——武夷成矿带中部,石墨、萤石、叶腊石等资源储量在省内占绝对优势。全市有电池企业36家,以南孚电池为代表的碱性电池产业市场占有率超80%,连续多年蝉联行业第一;以南平时代和中晟新能源为代表的物联网电池产业,以及巨电新能源为代表的半固态电池产业,正在快速崛起。

当前,南平正大力打造武夷新区新型电池产业园,并辐射延平、邵武、顺昌等地,构建“一园三区”的新型电池产业发展格局。

南平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持续做大做优“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优势特色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氟新材料产业以邵武金塘工业园为代表,产值超150亿元;

👉新型轻纺产业依托龙头企业闽瑞新合纤,打造建阳医卫材料产业园和松溪三和循环经济产业园;

👉“双碳”产业依托海峡两岸双碳融合产业园,落地国家(福建)碳计量中心;

👉低空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低空运营中心同步启用;

👉以太阳电缆、南平铝业等为链主的机电产业,以正大生化、绿康生化等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欢迎大家到

投洽会“投资热点城市”--南平

多走走、多看看

在品读双世遗、漫游武夷山中

感受生态之美,体验人文之美

诚邀来南平投资兴业

共同谱写

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来源:南平市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