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万里茶道起点 助力万里茶道申遗

综合
关注
为深入挖掘、研究万里茶道起点武夷山,讲好万里茶道故事,弘扬万里茶道文化,助力万里茶道申遗,7月31日,由武夷文化研究院指导,武夷山市万里茶道申遗工作专班主办,武夷山市文联、市作协承办的“走进万里茶道起点”釆风活动举行。武夷学院原党委书记、武夷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吴邦才,武夷山市政协原主席、《武夷茶经》主编肖天喜以及武夷文化研究院、武夷山市作协的专家、会员等参加活动。


采风团一行先后走访了下梅村、星村镇、赤石村等武夷山万里茶道起点重点村镇,并召开座谈交流会议。武夷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市作协主席张晓平提出万里茶道溯源、武夷山与海陆万里茶道关系、海外视野看万里茶道起点、罗伯特·福琼的梅溪往事等10多个研究和采风选题,并作创作具体安排。与会人员听取了万里茶道申遗工作专班关于武夷山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情况、遗存遗址保护现状等介绍,就武夷山万里茶道起点人文历史脉络、各重要节点的分布及功能定位、历史遗存的活态保护等相关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吴邦才指出,万里茶道起点资源的挖掘、研究以及开发利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万里茶道的三次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并回答重要问题,万里茶道起点为什么是“武夷山地区”?“武夷山地区”如何成为万里茶道起点?为此,要从万里茶道起点“武夷山地区”的古茶园、古茶厂、古茶品、古茶市、古茶号、古茶路、古茶具和古茶艺等八大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他还对研究工作方法,万里茶道品牌建设等提出要求。


据悉,本次采风活动研究及创作成果将收入《武夷文化研究》期刊、《武夷创作之家》汇编,散文等文学作品选择在《武夷山》杂志刊发。
(彭彩珍、蔡志雄/文,朱燕涛/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