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龙眼入“厦” 药食同源IP破局滋补市场

综合
关注大暑一过,广东高州的龙眼便开始大量上市。
8月6日,一场甜蜜全城的品牌推介活动在厦门举办,来自广东高州各镇街精品储良龙眼,吸引了福建70余家主流采购商携订单到场。

多位采购商表示,高州龙眼品质卓越、风味独特,具备进入高端商超、电商平台及餐饮渠道的竞争力。
龙眼作为口感好、营养佳的药食同源水果,不断受到养生人士的热捧。一位从事互联网工作的95后叶女士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说:“冬天一直有吃龙眼肉的习惯,夏天看见就会买一些,好吃又养生。”

当“储良龙眼出高州,高州龙眼甲天下”的标语在闽南之地唱响,背后是高州龙眼产业从传统种植向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转型的雄心。在高州荔枝北上走红之后,另一张甜蜜名片——储良龙眼,正以“元气滋补”的差异化定位,试图在东南沿海市场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品牌破局:从岭南佳果到“元气滋补”符号
“我们不仅要卖龙眼,更要卖健康、卖文化。”高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熊辉武表示,希望让厦门朋友们品鉴新鲜甜美的储良龙眼,感受高州桂圆干、龙眼膏等精深加工产品的独特养生魅力。

龙眼具有补血益气、养心安神等功效。高州桂圆肉不但作为药材广泛应用,而且作为珍贵补品行销外省及海外,有“南方人参”美称。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已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路径。高州龙眼此番入“厦”,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产品推介,而是着力构建“元气滋补”的品牌心智。
“龙眼不仅是甘甜可口的水果,更是药食同源的典范。”中国药膳大师、公共营养师高级技师胡艺忠在活动现场讲述龙眼在药膳中的价值,并分享其不同的食用方法。

为了强化龙眼的功效认知,活动现场特意安排了非遗手作龙眼四果汤品鉴环节。厦门四果汤传承人以高州鲜龙眼肉入馔,融合石花膏、仙草等本地特色,让消费者在舌尖上体验“闽粤共赏”的药膳魅力。

这一战略在渠道端得到积极响应。厦门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绿帝集团已经与高州方面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出桂圆功能性食品等高附加值健康产品线。
“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用于煲汤、煮粥、泡茶,高州储良桂圆干都能为人们带来美味与健康。”绿帝集团副总裁郭晓玲对高州储良龙眼及其加工品在口感和功效方面都给予了很高评价,她表示,绿帝集团将凭借30年积累的销售渠道,积极与高州龙眼产业展开合作,让高州储良龙眼走进厦门的每一个角落。

当下,高州正按照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调研指示,围绕“精品南药”,重点研发桂圆滋补食品、药品、保健品,加快形成链条健全、体系完整的产业集群。
渠道深耕:果品标准助力市场开拓
品牌升级的背后,是高州龙眼产业在供应端的深度变革。在此次推介会上,高州更新发布了《2025高州龙眼高质量发展十大措施》,为产业标准化按下加速键。举措包含了建立标准、产地溯源、精深加工、科技助农、拓展渠道等在内的十方面内容。

“高州建成了广东省唯一以龙眼产业为主导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国内外龙眼鲜果及干果加工、销售的集散地。”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盛勋申请介绍2025高州龙眼产业概况,并细致与主持人共同介绍高州龙眼种植标准、鲜果标准和桂圆果肉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在渠道布局上,高州采取“三线并进”策略:大型商超主打高端鲜果,电商平台覆盖即时零售,深加工企业深挖龙眼附加值。此次邀请的50余家采购商中,朴朴电商、叮咚买菜代表新零售力量,山姆会员店、天虹商场瞄准高端客群,绿帝集团、塔斯曼生物等企业则聚焦深加工领域。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厦门的山姆超市已经在售卖高州储良龙眼干。

为确保供应链稳定,高州创新构建“政府引导-企业联动-渠道落地”的长效机制。在政府背书下,厦门市同安区鑫家旺水果专业合作社与高州市深山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厦门泓福兴果业有限公司与高州市丰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厦门禾融供应链有限公司与高州市集广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场签约。

活动现场,高州还在线上线下同时发布《2025高州龙眼采购手册》,该手册不仅详细汇总了高州各镇(街)优质龙眼果园和优秀龙眼加工企业,还囊括了龙眼分拣、包材生产、保鲜服务等企业,以及各龙眼主产镇(街)政务服务官,为采购商提供全方位的龙眼采购资讯服务。

流量赋能:文化共情嫁接流量红利
“三分靠天时,七分靠勤耕,龙眼甜透心。”在高州龙眼版《爱拼才会赢》的悠扬曲调中,活动现场的高州果农热情地邀请厦门本地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品尝龙眼。这场以龙眼为核心的精彩闽南民俗表演,正是高州龙眼以文化融入厦门市场的缩影。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如何让一颗龙眼成为现象级IP?高州的答案是:用文化共情嫁接流量红利。
除了歌仔戏表演,活动现场还设置闽南语互动环节,用“好运连连福满园”等吉祥话,唤起本地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这种文化营销策略,让高州龙眼在众多水果品牌中脱颖而出。

浪漫的滨海风光、丰富的人文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厦门不仅是辐射闽浙赣的消费纽带,更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据悉,厦门202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823.69万人次,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瞩目。
推介会现场,“高州龙眼元气入‘厦’”的打卡点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围观。不仅如此,早在活动开启前,网络达人手持龙眼,在鼓浪屿、沙坡尾、双子塔、厦门大学等厦门地标进行创意打卡,相关内容在抖音、微博等平台迅速发酵。

这种文化赋能与流量共振的策略成效显著。线上,网红达人的创意内容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形成刷屏效应;线下,民俗互动与美食体验让消费者对“高州龙眼”品牌产生了具象化的好感与记忆。线上线下的联动,不仅放大了活动当天的声量,更通过内容的长尾效应,持续为品牌加温。

“我们精心挑选了十余位深耕闽南文化的本地达人。”活动策划方负责人介绍,“像‘闽南探长’、‘寻味闽南’等账号,能精准触达目标消费群体,实现从流量到销量的转化。”
[记者手记]
在高州荔枝北上打开全国市场后,高州龙眼以“元气滋补”的差异化定位,探索出一条区域公用品牌升级的新路径:以文化共情打破地域隔阂,以分级标准重构产业价值,以流量赋能激活消费市场。这场跨越千里的产业进击,不仅关乎一颗龙眼的商业版图,更映射出中国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深层变革。
随着消费升级浪潮奔涌,那些承载着地域文化与健康理念的农品品牌,正迎来价值重估的历史机遇。高州龙眼的“元气”之旅,恰是这场变革的时代注脚。
撰文:胡亦赟
照片:吴秒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