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人保财险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金融路径 在厦创新推出古树名木专属保险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取之于破坏生态者,用之于守护生态

司法赔偿金转化生态价值

为38株“绿色活化石”筑起保障长城

通讯员杨帆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指引下,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与长效保护迎来创新实践。2025年8月14日,在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厦门分公司”)携手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同安区人民法院及翔安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于厦门翔安大帽山农场成功举办“守护古树名木 共筑绿色屏障”主题活动。

在厦门,首次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司法赔偿金转化为古树名木专属保险保障,为翔安区大帽山农场的38株珍贵古树名木提供了坚实的风险屏障,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金融路径,让承载历史记忆的古树真正实现“老有所保”。

政策赋能,“两山”转化寻新径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林业局于2024年8月联合出台《关于在破坏森林生态环境案件中适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司法赔偿机制的工作指引(试行)》,明确了违法行为人除承担生态修复责任外,还需赔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为生态资源“定价”提供了司法依据。紧随其后,2025年3月15日正式施行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首次在国家行政法规层面为这些“活文物”的保护提供了强力支撑。

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人保财险厦门分公司敏锐洞察政策契机,积极探索将抽象的生态价值(绿水青山)转化为可量化可持续的金融保障(金山银山)的创新路径,开创性地将生态损害赔偿金引入保险保障领域。

专属保险,守护“金山银山”的生态根基

2025年8月14日,在同安区人民法院的见证下,大帽山农场与人保财险翔安支公司正式签署《厦门市大帽山古树名木商业保险协议》。这标志着人保财险厦门分公司创新研发的古树名木专属保险产品正式投入运行,成为“两山”转化在微观层面的具体实践。该产品的核心创新点在于:

保障对象价值化。直接针对具有极高生态、历史、文化及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这一“绿水青山”的核心要素提供保障。

风险覆盖精准化。主要保障因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雷击、滑坡等)导致古树名木受损、无法正常生长的情况。

修复补偿专业化。险企依据协议,对灾后古树进行抢救复壮及必要合理的补植补种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赔偿,确保“绿水青山”的恢复力。

资金来源创新化。保费来源开创性地利用了破坏森林生态环境案件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赔偿金”。这实质上是将破坏者造成的“金山银山”损失(经济赔偿),定向用于维护和提升“绿水青山”(古树保护)的长效保障,实现了“取之于破坏生态者,用之于守护生态”的价值闭环,完美体现了“两山”之间的转化逻辑。

前瞻布局,拓展“两山”保险新领域

人保财险厦门分公司翔安支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大帽山古树名木保险项目是公司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里程碑。未来,人保财险厦门分公司将深化这一创新模式,将“古树名木险”模式推广至厦门市更多区域的古树群,扩大“绿水青山”的保障覆盖面。深入研究将“司法赔偿金+保险保障”模式复制应用到湿地保护、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维护、水源涵养林修复等其他关键生态系统领域,丰富“两山”转化的保险工具箱。同时,加强与司法、林业、农业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协作,共同优化生态损害鉴定评估、赔偿金管理使用、保险产品设计及理赔服务流程,打造更高效、更成熟的“保险+生态治理”解决方案,服务更广阔的“绿水青山”。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人保财险厦门分公司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赔偿金为价值转换桥梁,创新推出古树名木专属保险,为38株见证历史的“绿色活化石”提供了市场化的“养老”保障。这不仅是用金融手段守护“绿水青山”的直接体现,更是将破坏生态的“负外部性成本”转化为守护生态的“正向保障资金”,实现了“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良性循环。此举为人保财险厦门分公司在绿色金融创新与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绘就更多壮美的“两山”画卷注入了保险新动能。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