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来是它们!首批“厦门生态市民”亮相!

综合
关注
绿水青山映鹭岛
和谐共生谱新篇
2025年“8·15”全国生态日
暨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成立25周年活动举行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2025年全国生态日暨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5周年主题宣传活动,8月15日上午在厦门一中思明分校举行。本次活动由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办,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承办,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一中思明分校、厦门市观鸟协会协办,旨在深化生态文明实践,展现厦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首个以城市命名、以海洋珍稀物种为保护主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2000年成立以来守护“水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等旗舰物种25载,成效卓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最暖心的瞬间是保护区授予10头中华白海豚首批“厦门生态市民”称号。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王先艳研究员像介绍老朋友一样,讲述着这批特殊“市民”与城市共生的温情故事,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发全场共鸣。










右滑认识十位“生态市民”
仪式由厦门一中思明分校校长林静致欢迎辞拉开序幕。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保护区事务中心主任苏顺昌致辞回顾保护区发展历程,市资源规划局海域处戴闽玥副处长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出席活动的还有市资源规划局森保处处长沈思东、海洋三所科技处副处长马牧、厦门市观鸟协会会长彭志伟、厦门市滨海小学校长陈俊强、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刘映辰老师等领导和嘉宾。


厦门的海为何如此生机盎然?市资源规划局海域处戴闽玥副处长分享了其中的“厦门密码”。她提到政府与市民共建生态文明的典范案例——因市民呼吁建立的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彰显厦门全民参与保护的传统。

现场还首发了《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周年专题片》,并深情致敬已故功勋专家黄宗国、“白鹭老人”江老财。活动现场向5名各行业热情参与保护区工作的一线人员及志愿者团队代表颁发“保护区守护者”证书。同时亮相的《人海和谐 蔚蓝守望》25周年纪念画册,是这座城市共同的珍贵守护记忆。



清澈的童声唱响未来。厦门一中思明分校学生代表还现场宣读《海洋珍稀物种保护倡议书》,展现了青少年守护碧海蓝天的决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仪式结束后,嘉宾们参观校园并就深化生态教育合作展开交流。配套活动同期启动:即日起至9月初,厦门一中思明分校将举办“最美小鸟”生态摄影展,集中展示栗喉蜂虎,以及中华白海豚等珍稀物种影像和相关保护法规;8月16日,在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区事务中心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新浪厦门、不懂实验室组织12组亲子家庭,走进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实地了解中华白海豚救护及繁育知识,感受厦门生态美好。

本次活动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引,既是对全国生态日的献礼,亦是对厦门保护区25年坚守的礼赞,彰显厦门擘画生态新画卷的坚定信念。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承办单位
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
协办单位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一中思明分校
厦门市观鸟协会
执行机构
不懂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