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y professional!来自印尼的她这样赞中山

综合
关注从印尼到厦门
她在厦大中山接上
“生命线”
八月末的厦门
阳光炽热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肾内科陈颖颖博士、牟志向博士
接到了一通特别的越洋电话
电话那头,一位母亲的声音焦急而恳切:“您好,我们送儿子从印尼来华侨大学报到,这期间我需要血液透析……请问,你们能帮我吗?”她是印尼华侨 LIANA 女士,透析才4个月,此次专程陪孩子来华侨大学报到。
人生地不熟,“生命线”却不能断。在厦门的两周,LIANA 女士最大的顾虑就是能否顺利透析。万幸,通过厦门朋友的推荐,她找到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用专业赢赞誉
对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来说,透析就是延续生命的基石。一旦中断,体内毒素和水分无法排出,后果不堪设想。
国际标准是每周3次,每次约4小时。这位印尼阿姨介绍,在印尼,常见的透析频率是每周2次,每次5小时。“在你们这里严格按照国际标准,Very professional!”
30年沉淀,守护患者
为什么选择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凌毅生副主任医师解释,是实力与口碑。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血液室成立于1992年,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
• 从最初的10台血透机,发展到如今的近100台;
• 长期透析患者已超过500人,是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血透中心之一。
这里不仅是本地患者的依靠,也连接着许多海外侨胞的“生命线”。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的患者常因探亲、旅游、商务等原因到此透析。而这次,患者是因为送孩子来华侨大学读书而来血透。
细节之处,皆是温暖
01 “跨国沟通”的专业保障
为确保治疗绝对安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血透质控中心主任凌毅生带领陈颖颖博士、牟志向博士等仔细询问患者在印尼的透析方案,并与她的原主治医生沟通,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实现了治疗的“无缝对接”。
02 一张特别的合影
几次透析下来,患者的紧张情绪完全被抚平。患者和家属表示,这几次透析体验让他们感到安心和温暖。夫妻俩还约定:一定要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留下这段特别的记忆。

LIANA 女士与我院肾内科陈颖颖博士(右)和牟志向博士(左)合影留念
无论来自何方
爱是唯一的语言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用30年的坚守与专业,守护每一位肾病患者的“生命线”,让跨越山海的患者,于此安心、放心。
来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