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品牌发布!翔安又上央视!撒贝宁都来了……

综合
关注9月19日,央视新闻推出
《智造天工 五星好“屏”》特别节目
总台主持人撒贝宁
化身《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
来到位于厦门翔安的天马“天工屏”生产工厂
用直播的方式向全球解密
一块五星好“屏”的生产过程
吸引了全球观众的关注
↓↓
在9月19日这一天,从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厦门天马显示科技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简称“TM18工厂”)传来的重磅消息还有:天马微电子发布高端OLED技术品牌——天马“天工屏”,这一成果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助力厦门打造全球新型显示产业高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研究所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欧阳钟灿表示
天马作为国内新型显示骨干企业,率先布局OLED,已构建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和一流创新平台,为中国显示产业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此次发布高端OLED技术品牌,既展现了研发实力的突破,也标志着中国企业正坚定迈向全球高端显示赛道。

图片来源:天马微电子
发布会现场,天马还与OPPO宣布成立联合实验室,未来双方将在健康显示技术研发、行业标准制定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显示行业向“更健康、更智能”方向发展。
“天工屏”发布意味着什么?
推动产业链迈向高端
随着“天工屏”的发布,落地翔安的TM18工厂吸引业界广泛关注。该工厂占地面积1216亩,约为113个足球场大小,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全球最先进的柔性AMOLED工厂之一,设计产能为月加工柔性显示基板48K。自2022年点亮投产以来,TM18工厂已为多家品牌终端客户开发旗舰手机屏幕。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面板厂负责人李建兴表示
过去天马更多是卖产品,如今随着“天工屏”发布,标志着我们开始向市场输出品牌和技术。“天工屏”不仅意味着技术升级,更是天马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天工屏”的技术突破将带动材料、设备、检测等上下游厂商协同创新,推动整个产业链迈向高端。同时,依托“天工屏”的产业化,也将加速厦门本土显示领域专业人才的集聚与培养,为厦门新型显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支撑。

天马“天工屏”三大优势
随着人们日常使用手机时长持续攀升,如何让屏幕更护眼成为显示领域的重要课题。显示行业领军企业天马微电子依托42年的技术积淀,推出创新解决方案——天马“天工屏”技术聚焦用户视觉健康与体验,突出“护眼、通透、高刷(指高刷新率)”三大优势。接下来,天马“天工屏”将陆续搭载于高端旗舰手机屏幕。

“方寸之间可纳万里江山”的背后
蕴含着怎样的技术实力?
一起来回顾
撒贝宁打分揭秘何为五星好“屏”?

天马“天工屏”名称取自中国古代典籍《天工开物》,这部著作系统地记录了当时的农业与手工业技艺,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工匠精神和科技追求。如今的“天工”之力,不再局限于锤锻、染织不再是墨写纸载,而是以像素为单、以光电为语言,动态呈现万千世界。

创新之星
从“点亮屏幕”到“守护眼睛”
天工屏通过创新科技实现“零频闪”,久看不伤眼,暗夜无负担,有害蓝光占比低至4.7% ,通透如镜还原赛里木湖美景,240Hz高刷玩游戏不掉帧。护眼、通透、高刷,从“点亮屏幕”到“守护眼睛”,每一块“天工屏”诞生的背后都是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的决心。

可靠之星
经历“冰火雷电”终极考验的品质
想成为一块合格的天马“天工屏”,得先过实验室“N大酷刑”,除了数十万次的“仰卧起坐”,还有“冷热桑拿”“落球撞击”,“雷电之击”“纳米级体检”……

精密之星
精心雕琢每一件“艺术品”
在天马微电子智能工厂,一块屏幕的诞生要经过“抹匀”“细刻”“熏制”“精切”等工序。

前期要经过风淋除尘
等流程,才可进入手机屏幕“诞生地”。16个足球场大、11万平米无尘室、智能天车系统全程无接触搬运,工厂的洁净级别堪比手术室,以高标准严要求打磨细节。

均匀涂布柔性衬底、厚度控制在微米级、纳米级电路雕刻,相当于在头发丝上精密刻画。

健康之星
守护屏幕前的每一双眼睛
在蒸镀环节,单机近400米长的蒸镀设备将有机材料精准喷敷在屏幕上,使得发光层均匀呼吸让屏幕实现护眼功能。

智造之星
“数智化”赋能见证智能新高度
撒贝宁的天马探厂之旅就像揭开一部精密运转的“现代天工开物”,天马借助智能化、自动化与数字化的现代生产全景展示中国智造的底色。

拓展阅读
助推“厦门屏”闪耀世界
厦门火炬高新区大力推动新型显示产业提质升级
厦门是国家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唯一试点城市。作为厦门新型显示产业的核心承载地,厦门火炬高新区已形成覆盖各类新型显示技术的完整产业链布局,集聚上下游企业超2100家,代表企业包括厦门天马微电子、厦门天马显示科技、厦门天马光电子、冠捷科技、友达光电、宸鸿科技、电气硝子、三安光电等。
编辑:洪丽敏
综合来源:央视新闻、投资厦门、厦门日报
校对:张丽琴、张琳
一审:任旭萍、朱毅力
二审:陈兴、许燕妮
三审:刘子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