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着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 敢闯敢为拓格局 逐浪前行勇争先

综合
关注改革,持续激荡榕城;开放,始终澎湃海滨。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时序更替逐浪前行。一年来,福州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绘就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动人画卷。
改革创新的“福州打法”
迎着初升的太阳,背着书包的小玖在校门口向妈妈李言挥手作别后,蹦跳着踏入校园,正式开启小学求学旅程。“遥想7年前大宝刚上一年级时,似乎也是这般光景。”李言说。
“不过,二宝入学前的材料准备,方便了许多。”李言回忆,之前要开具社保缴交证明、不动产证明等入学材料,需要到不同部门或窗口办理,这次是直接在闽政通APP的“教育入学一件事”页面,动动手指就能调取相关信息。
这是福州把“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到实处的缩影。一年来,福州在推动国务院2024年两批次21组以及省内特色“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的同时,精心打造具有福州特色的34组“一件事”,材料精简率达68.1%,时限压减率达63.9%。

图说:“高效办成一件事”审前服务专区让市民办事更高效便捷。本报记者 林双伟摄
“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动人心,见证全市改革向纵深推进。一年来,福州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围绕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扎实推进35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激发新动能、展现新气象:
坚持以“小切口”破题,滚动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等重点改革攻坚任务,推动形成一批“方案+举措+政策”,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经验做法获评中国改革年度市域改革案例;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新组建数字福州集团,3家市属国企资产规模突破千亿;优化调整福州新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新区与长乐区“区政融合”步伐加快;完善自贸区福州片区管理体制,加快推动扩区提质……
大道无垠,行者无疆。一年来,福州一以贯之激发动能,以改革者的姿态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文化繁荣、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榕台交流、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突破,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化作大潮涌动、云卷云舒的壮美诗篇。今美于昨,明日复胜于今,改革之路越走越宽,高质量发展一往无前。
民营经济的“福州活力”
今年春节开假第一天,福州召开民营经济强市发展大会,为民企新一年发展鼓足干劲。在参会的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健看来,大会对民营企业家是极大的鼓舞,“让我们更有信心做大做强”。

图说:福州市民营经济强市发展大会现场。记者 池远 摄
9月,好消息传来,“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公布,福州民营企业表现亮眼——上榜榕企11家,较去年增加2家,数量居全省第一,彰显福州民营企业强大实力。
民营经济撑起福州经济大盘,一直是福州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回望过去一年,福州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强市战略,民企信心更足,闯劲更强,推动福州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个百分点。
这背后,有政策发力。今年初,福州发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2条、营商环境创新10条等,用干货满满的政策措施,从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到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再到工程领域招投标,全面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激发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动力。
这背后,有机制创新。今年,福州创新构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234”服务体系,在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强市战略指引下,成立福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民营经济发展处两个服务载体,推进三大助企机制,建设四个惠企平台,让福州民营企业发展底气更足,活力更旺。
这背后,有暖心行动。今年,福州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强化政企银精准高效对接,累计帮助超9万家中小微企业获得放款超千亿元,为中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作为专精特新企业,福州欧龙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贵华感慨地说:“现在银行贷款的评估指标变了,不再注重抵押物,而是更看重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专利数量等科技指标。”

图说: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代表提供金融咨询服务。本报记者 池远 摄
蛇行千里,昂扬不息。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福州这片热土,正成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的舞台、成就事业的福地。
开放赋能的“福州胸怀”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很忙。长假期间,机场进出境人员数量较平日显著增长,达到4.17万人次,环比增长29.6%,其中单日最高人数达5739人次,同比增长8.9%,创近5年来国庆假期出入境客流新高。
繁忙的空港码头,穿梭的人流,畅通的物流,见证着福州欣欣向荣的外向型经济。在长乐机场,中国邮政“福州—马尼拉”“福州—克拉克”两条直飞货运航线开通,福建省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2024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超1500万人次;在江阴港区,迈瑞特斯海运发布福建省首条直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南太平洋航线,加密了江阴港区“海丝”网络覆盖。
开放,是植入福州基因的选择。一年来,福州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经济,推动城市发展迈向新高度。
——开放之路越走越宽,“两国双园”花开并蒂。今年4月,全国首票进口印尼鲜食椰子落地福州,中印尼“两国双园”合作扎实推进。位于福清的中方园区——元洪投资区,围绕粮油食品主导产业,已构建起冷链仓储、轻工机械、纺织化纤、能源精化等四大优势产业集群,规上企业超百家,成为国家级园区对外开放合作的典型样本。
——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国际“朋友圈”日益活跃。福州持续落实“5年5万”中美民间友好倡议,成功举办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动,荣获“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展示出一座开放城市的文化自信与交往温度。

图说: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开幕式现场。记者林双伟摄
……
海纳百川,胸怀天下。当前,福州已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主动对标最新开放举措,在电信服务、医疗健康、金融服务、文旅消费、交通运输等领域开展试点任务。同时还获批外国人过境免签口岸城市,出台配套措施进一步落实免签政策,通过释放政策综合效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融合发展的“福州家园”
10月4日晚,一场特别的团圆在福州上演。250余名两岸同胞在马尾共同参加“福聚中秋月‘船’承两岸情”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当500架无人机在天空中排列出“两岸一家亲 闽台亲上亲”等图案时,现场欢呼阵阵,抒发出两岸同胞共迎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的喜悦。

图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举行,无人机表演惊艳全场。原浩 摄
月是故乡明,情是同胞深。两岸血脉相连,亲望亲好。
作为祖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福州用热火朝天的实践,交出一份份温暖又有力的“融合答卷”。
这一年,福州打好“情”字牌,丰富多彩的涉台活动在福州轮番上演。今年2月,全国台企联新春联谊活动首次落地福州。台湾商协会、各地台协代表等800多名嘉宾共话发展、共襄盛举,亲身感受福州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的蓬勃气象;今年8月,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吸引超2400名台青参会,数量创历届之最。
这一年,福州下好“通”字棋,福州海关、福州港马尾港务有限公司等口岸部门和机构在“小三通”口岸中率先实施“两检并一检”的联合监管方式,简化了通关流程;“福马融合发展海事工作前站”成立,提升两岸经贸往来效率与海上安全保障水平;福州与马祖通水、通电、通气、通桥不断推进;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吸引岛内工商团体和台胞台商参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榕台产业链供应链圆桌会成功举办,榕台经贸合作持续畅通。
这一年,福州念好“惠”字经,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不断完善同等待遇政策和制度,将同等待遇落实落细。制定实施福马“同城生活圈”,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等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在榕常住台胞超2.6万人,涉台婚姻6.94万对,在榕就业创业实习台湾青年累计超万人,榕台融合发展的示范效应不断显现。
同心同行,奋楫笃行。团圆不仅是节日的祝愿,更是两岸同胞心灵深处的共同期盼,福州将持续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打造台胞台企台青登陆第一幸福家园。
(全文324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