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新质创新为帆 “数智方舟”逐梦深蓝

综合
关注今年的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的 4号馆,一艘承载海洋科创力量的“数智方舟”,尽显鼓楼逐梦深蓝的风采。
数字赋能 向海图强
作为数字福建建设示范区,鼓楼将智慧海洋作为“敲门砖”。依托福州软件园双创新城5.6万平方米载体,集技术研发、产业孵化、成果展示于一体的海洋科创综合体就此启航。
福州海科新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正是这一浪潮中的探路者。公司致力于智慧海洋核心关键技术的国产化、智能化攻关与产业化,助力海洋保护、开发和利用。入驻海洋经济科创高地不到2年,海科新质已累计获得100多项行业领先的知识产权。
“过去,国内不少政企单位在海洋观测与灾害防治中,多依赖国外设备或算法。”公司总经理寇伟滨表示,“如今我们实现了从软硬件到算法的全面国产化,真正做到自主可控。”
海科新质研发的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大模型应用系统,解决了敏捷预报、临灾预报、水下探测预警等海洋安全的“卡脖子”问题。项目已在福建省落地,并在今年国庆节前顺利通过验收。

图说:海科新质海洋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本报记者 池远摄
数字企业向深蓝挺进的同时,传统涉海企业也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深耕渔业数十载的中浦渔业集团,来到海创高地,开辟出一条智慧养殖的新路径。
“走向深远海是产业大势所趋,但外海环境复杂多变,网箱能否扛住风浪?水下网衣是否完好?这些都是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中浦渔业总经理雷强说,“海创高地汇聚了资源、技术与信息源,我们希望依托数十年从业经验,对深远海养殖装备进行智能化升级。”
中浦渔业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正在共同打造领先的数字智慧养殖平台。“这是一个集成了硬件、软件与数据分析的综合生态系统,”雷强介绍,平台能够对养殖网衣、网箱结构进行全天候自动监测与风险预警,并借助水下传感器与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鱼群数量非侵入式自动统计、重量估算与生长全过程精准管控。
目前,经过智慧化升级的养殖装备已在霞浦开展试验。未来,这一创新模式将为现代海洋牧场与深远海养殖提供一体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绿色引领 创新驱动
除了智慧海洋,鼓楼还在做强海洋经济产业链,重点招引大而强、新而特、小而美的优质企业,已引进100多家优质涉海企业。一股绿色动能在此涌动。
甲醇-锂电池混合动力渔辅船在今年的世界航海装备大会首次亮相,这是全国首创甲醇增程式+新材料的规范渔业船舶。
“进出港及低速航行时,由电池组供电;需要高速航行时,则启动甲醇发电机组供电,还能同时为电池充电。”福建宝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凤介绍,这艘船不仅绿色低碳、建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能源补给快,还彻底解决了纯电动船舶的“续航焦虑”,使用成本也比传统燃油船舶更低。
宝帆新能源锁定的是新能源船舶领域一块“难啃的骨头”——近海小型船舶。现有乡镇船舶中,大量存在“三无”现象,90%以上仍使用高污染的柴油动力。
今年,宝帆新能源联合产业链企业,在海创高地发起成立福建省绿色智能船舶产联盟开启联创模式,共同组织资金投建新能源船舶及生产制造基地。他们的目标明确:以规范化绿色智能船舶替代现有“三无”及老旧燃油船舶。先试先行项目正在福安推进。
无独有偶,中致锐科智能科技(福建)有限公司也在为船舶绿色升级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新路径。

图说:全国首艘“氨-氢”燃料电池动力环保船去年在闽江首航。 受访者供图
“我们打造的智能电动船舶已经在海上测试。”中致锐科创始人黄祖銮手持模型介绍,自动驾驶、北斗定位、路径规划、自动悬停都不在话下,低能耗特性尤为突出。它的核心就在于“智能电驱系统”。
这艘船颠覆了传统设计,可组合2个甚至更多电机,采用低转速设计与智能算法,比传统电机降低一倍的能耗,续航时间提升至3倍。“与众不同的还有,我们把电机安装在水下,进一步节省制冷能耗。”黄祖銮表示,智能电动船舶使用宁德时代同源电池技术,让电池和电机发挥极致的效能,能源成本比燃油船降低90%以上。
生态汇聚 协同发展
发挥核心城区独有的科研、人才、金融等资源集聚优势,鼓楼持续打造一个更有活力的海洋产业“生态圈”,让企业来了就能扎根、能成长。
“我们刚入驻海创高地,海洋金融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福建省海峡银行的工作人员就登门沟通交流,收集公司发展的金融类融资需求。”福建港航船舶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超明说,在企业亟需海洋领域高层次人才之际,海峡银行积极推介“涉海就业贷”“人才贷”等专项政策,协助快速完成贷款审批流程,为企业人才引进提供了及时、充足的金融支持。
在企业的讲述中,海创高地作为海陆统筹、牵线搭桥的创新枢纽愿景已经悄然落地。
科技金融激活动能。以朱紫坊基金港为基础,成立海洋金融产业联盟。34家联盟成员单位开发海渔贷、“海福通”等67个金融产品,举办“引金入海”海洋产业专场政金企对接会,帮助涉海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2823户涉海企业授信近300亿元,为企业提供承保额度超30亿元。
政策赋能优化保障。出台《鼓楼区建设海洋经济种创高地扶持措施(修订)》等系列惠企政策,从租金补贴、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落地、资金扶持、金融服务、人才引进、应用场景拓展、直通车服务以及产业联盟构建、运营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
赛事引领汇聚人才。高地内建成海洋科创赛事中心,承接举办2024年交通部海事局直属系统网络比赛、第三届智慧海洋创新运用大赛等高端赛事、论坛,通过福建省领创海洋院士科创中心柔性引进陈清泉、吴志强等院士5名,吸纳高层次人才40名,“全省海洋科技会客厅”品牌愈发响亮。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经济科创高地获评2025年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是福建省唯一入选单位,也是全国首个海洋经济科创类载体的基地。
潮起新质 智创深蓝
水下机器人、智能船舶等硬核科技亮相,换新升级的平台一键对接人才金融政策……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现场,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4号馆福建馆4C02展位,向世界展示无海鼓楼打造“涉海企业会客厅”、搭建高质量涉海企业聚合平台的实践经验。

图说:申海创新实验室的水下机器人。记者池远摄
今年的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展区顶部勾勒出“船体”造型,以“科技蓝”和“数字紫”作为主色调,植入“海洋”“浪花”等直观元素,寓意着海创高地这艘“数智方舟”在“科创之海”乘风破浪,以科创之力引领产业升级之路。
展区整体划分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两大板块。科技创新板块重点突出智慧平台、海洋人才、海洋金融、海洋文化等建设体系等内容;产业创新板块重点突出产业矩阵、企业成果、惠企政策等内容。其中,海洋经济科创高地技术转化服务平台进一步升级,提供海洋企业技术需求征集、海洋高校院所成果发布、海洋科研设备共享等全链条服务,促进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10月17日上午,主题为“潮起新质·智创深蓝”的第三届海洋经济科创论坛将在海洋经济科创高地的海洋科创赛事中心开幕。
论坛群贤毕至,汇聚了相关领域的多位领导、院士专家与企业家代表,设有院士专家主旨演讲、合作协议签订、海洋技术转化联盟启动和平台入驻仪式、海洋科技成果和海洋金融产品发布、专家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等重要环节。该论坛旨在搭建起高水平的涉海交流平台,为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深度交流与务实合作注入新动能。
(全文2859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