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翔安区:奋勇争先这一年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发力四大领域

促改革闯新路

牢记嘱托,踔厉奋发。一年来,翔安区深学笃行、狠抓落实,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在科创产业融合、改革开放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文化赋能提升等四大领域精准发力,交出了一份展现翔安担当、体现翔安作为的亮眼答卷——

地区生产总值

连续九个季度增速

位居全市第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固定资产投资等

多项核心指标

稳居全市前列

翔安区正以实干姿态

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

努力奋斗

9月19日,天马微电子发布高端OLED技术品牌“天工屏”,凭借“护眼、通透、高刷”三大优势引发业界关注。这一成果源自厦门天马显示科技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TM18工厂),不仅推动新型显示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更为厦门打造全球新型显示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力。这正是翔安区锻造科技自立自强“硬实力”的生动写照。

在科创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进程中,翔安区以“强链补链延链”为导向,招商成果丰硕。今年新增中创新航三期二阶段、厦门时代新能动力等百亿级项目及其他签约项目406个,总投资超1300亿元;本届9·8投洽会翔安签约专场再显实力——47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超500亿元,涵盖新能源新材料、航空维修、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为产业升级筑牢根基。

以产业为基,方能让科创落地有声。翔安区聚焦“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持续领跑,1-8月产值分别达到407.4亿元、67.4亿元、377.4亿元、318.8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8.6%,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8.5个百分点,成为全市产业链韧性最强的区域之一。

科创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离不开创新平台、智改数转与要素保障的协同发力。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翔安区持续壮大“环厦大科技创新圈”,在临空经济片区布局200万平方米产业母港,建成海洋创新产业园一期;在原有21家国家级科研平台、9家省级及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3家省级创新实验室的基础上,推动鹭江创新实验室、集大海工装备研究院正式挂牌,为产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撑”;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上,推动16家企业完成“智改数转网联”,联芯电路成为全国首家通过智能制造成熟度四级评估的芯片企业,友达光电、天马微电子、ABB电气3家企业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科技创新“含金量”不断提升。

政策始终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为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翔安区创新金融支持模式,设立3亿元科技信用贷款风险池,区产业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7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20倍,新增返投项目9个,累计落地项目达到62个;今年通过“群英领翔”计划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56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4家,3家企业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形成“人才+技术+资本”的创新生态闭环。

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拓空间。位于翔安区的厦门临空经济片区,是其在深化综合改革试点征程中“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一面鲜艳旗帜。如今这里已成为厦门最富朝气、最有潜力、最具活力的片区:续建项目137个,总投资1325亿元;新建项目70个,总投资218.19亿元;前期项目55个,项目总投资207.71亿元;储备项目29个,项目总投资191.59亿元。

上个月,翔安区立足临空经济片区“环厦门湾科创原创区”定位,创新启动招投孵化基地“飞创社”,对接高校资源、链接创新要素,打通“实验室到生产线”转化通道,启动当天即促成12个项目签约,为科创产业融合注入新动能。

在深化综改方面,翔安区谋划零基预算改革、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等81项区级重点改革事项,推进“村改居”转型、嵌入式助企服务等51项创新培育项目,流域水环境“三联”机制入选全省基层体制机制创新案例,社会救助“一件事”审批经验获省级推广,“翔安区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23’服务机制”入选全国工商联2025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改革热度指数蝉联全市第一。

勇于先行先试,推动两岸融合走深走实。翔安区正通过加强对台阵地、渠道、氛围建设,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就在上月,全省首个“居住+创业”一体的台青社区融合创业街区,在翔安浯家公寓正式启用,27家台青企业当场签约入驻,为台青扎根搭起了新平台,获央视点赞支持。一年来,翔安区融合实践亮点纷呈:田墘金门县政府旧址加快提升,30个民间对台交流阵地持续发挥作用;海峡两岸文学论坛、非遗展演等150多场活动轮番上演;大嶝对台小额商品贸易市场新增21种台湾免税商品,海翔码头还拿下了进境水果和冰鲜水产品监管资质,让两岸贸易往来更便捷。

今年以来翔安区建设热度与成效持续攀升。数据显示,1-8月,翔安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8.3亿元,同比增长9.8%,建安投资239.3亿元,同比增长17.8%,两项指标增速分别排名全市第二、第一;17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5.1亿元,占全市总额27.1%,占比全市最高。为保障片区开发及重点项目推进,翔安区在要素保障上打出“组合拳”:完成土地签约3403亩(1亩约等于667平方米)、房屋签约21.1万平方米,完成总量分别位居全市第一、第二;开出全市首张3.0房票,仅用30天完成厦门时代新能动力、厦大翔南项目征收任务,土地征收2452亩,有力保障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发行土储债、专项债44.9亿元,有效保障项目建设资金。

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进入冲刺阶段,航站区、厦航基地加速推进;临空经济片区获批全市首个低空空域,同翔高新城安和云璟主体完成封顶、“南洋酒店群”等项目加快建设;交通网络不断优化,地铁3、4号线提升,民安大道、舫山北路开工,“内畅外联”格局逐步形成。

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的同时,翔安区以打造乡村振兴动线和示范村为抓手激活乡村活力,推动乡村振兴与城镇发展互补互促。创建的“闽地翔安”文旅品牌愈发响亮,7个“引客下乡”重点村串起乡村好风光,9条农文旅精品线路解锁多元玩法。

不仅如此,翔安区全力创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黄厝村上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澳头社区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同时深化“一村一路一田园”整治,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欧厝、城场等12个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全市现场办公会在翔安召开。

在文化传承工作中,翔安区始终秉持“循迹溯源、深挖富矿、讲好故事”的思路:一方面,加强“英雄三岛”精神主题馆、锄山党校等红色阵地保护利用,完成18处文化遗产修缮,一年来开展“翔来讲”主题宣讲活动超600场次,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血脉;另一方面,大力传承南音、拍胸舞等传统技艺,推动非遗创新性发展。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奥体中心演唱会吸引超4万名观众齐聚现场;欧厝渔村化身网游赛场,香山向日葵花海成为网红打卡地,侯亭渔歌・赶海公园激活亲子玩法,荻花洲文化展演与美景频频“出圈”,让更多人感受翔安的人文风情。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推出“战地烽火映双节·家国同欢共此时”活动格外热闹,不仅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战地记忆,更让“爱国主义教育+战地文旅”的品牌形象愈发鲜明。据统计,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翔安区共接待游客89.07万人次,同比增长13.25%,旅游收入6.58亿元,同比增长12.45%。

重大活动的加持,让翔安的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依托苏迪曼杯国际赛事、周杰伦演唱会等重大活动,翔安区一年来举办各类展会、赛事超110场,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人数分别同比增长30.01%、25.84%,文旅产业成为翔安经济增长的“新支柱”。文化魅力的传播也不止于线下,今年以来翔安区在央视亮相50条次,4次登上《新闻联播》,生动讲述“翔安故事”,展现高质量发展良好形象。

01

多项产业指标领跑全市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龙头引领与中小企业活力迸发。1-8月,翔安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277亿元,同比增长11.9%,总量、增速均居全市前二,其中天马显示、弘信电子等重点企业加快生产,林巴赫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增资扩产,加快形成核心产业集群;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完成2644.25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全市第二;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达256.46亿元,同比增长12.3%、排名全市第一;引入美光盛世、光盒动力等头部短剧公司,1-7月,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达101.22亿元,同比增长18.5%、排名全市第一,多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持续巩固。

02

重大项目筑强根基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厦金大桥5000多名工人坚守岗位,冲刺明年年底主线桥建成通车目标;翔安港区加速推进集装箱泊位工程建设,未来港区集疏运体系将与毗邻的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联动,构建区域性海、陆、空综合交通枢纽……一年来,翔安区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高度融入“一带一路”,配合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城际铁路R1线等众多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夯实发展基础。同时,通过开展“引侨资、聚侨力、汇侨智”行动,1-8月新设立外资企业148家,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3.8%,彰显了外资长期看好并深耕翔安市场的决心。

03

乡村旅游玩转特色

西岩山片区以科技赋能农田肌理,以研学激活科普价值,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休闲重构田园体验,成为“城田高度融合”典范;面前埔三五丘七彩田园还入选省文旅特派员工作案例……这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既筑牢乡村产业根基,又以特色产业串联生态、文化与民生,城乡互补互促格局愈发清晰。

来源:厦门日报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