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话厦门”走进翔安!非遗活化+文旅升级,翔安藏不住了→
 
					
				综合
关注10月29日
2025年第四季度
“央媒话厦门”采访团走进翔安区
解码高质量发展路径
描绘智慧民生新图景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委宣传部主办,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0多家中央、省、市主要新闻媒体和境外新闻媒体派出60多位骨干记者组成采访团,深入企业、工厂、社区、乡村等基层一线,调研采访厦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厦门新形象上久久为功的亮点成效。
10月29日下午
由60多位骨干记者组成的采访团
来到了翔安区
走进金海街道欧厝社区、
荻花洲两大标杆点位
实地探寻翔安在城中村现代化治理
特色文旅打造领域的
创新实践与生动成果
漫步翔安区金海街道欧厝社区
旧房改造的巧思处处可见
采访团不由放慢脚步
 
										
											
										在“欧厝大管家”智慧物业服务中心,大家了解了社区5A智慧城中村管理平台的运作——从垃圾分类实时监控到平安岸线智能预警,科技赋能让城中村治理如臂使指。
“过去道路尘土飞扬、垃圾堆积、牡蛎壳挂树、车辆乱停是常态,现在通过‘四统’模式改造后,宅基地“上楼”,居民住上高楼,智慧平台一屏统管,连海蛎壳都成了工艺品原料!”欧厝社区党委书记张晖杭介绍道。
指尖划过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城中村的“烟火气”与“科技感”在此交融。
 
										
											
										转过街角
一座两层红砖木梁建筑映入眼帘
——“鱼粥咖啡”店内
记者们品尝着特色饮品
感叹道——
“1966年的老校舍竟能如此有韵味!”
 
										
											
										这座改造后的网红空间
既保留闽南红砖厝的古朴
又以现代简约桌椅和文艺摆件
焕发新生
 
										
											
										村史馆内
修缮一新的翘角屋檐下
年轻记者举着手机拍摄天井——
透过雕花窗棂,背景竟是现代高楼
 
										
											
										“这种对比太震撼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厦门节目制作室制作人梁晓蕾感慨。一年前她曾到访这里,如今再见,广场成网红打卡点,咖啡馆客流不断,村民笑称“人流就是金流”。
见过鱼灯、侨批、老物件后,中国新闻社记者追问起了社区侨乡文化及变化,负责人指着墙上的老照片说:“归侨带回南洋风情,我们用文创让它们活起来。”
不远处
瑞凤学馆传来悦耳南音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卓圣翔横抱琵琶,正与弟子罗纯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代表性传承人)一道传授居民吟唱《静夜思》。
 
										
											
										琵琶声与歌声交织,风铃轻响。“哇!这是首位台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有记者低声惊叹,镜头聚焦——卓圣翔微笑颔首,指尖轻拨琴弦。这座见证渔村变迁的学馆,如今成了两岸文化交融的“活态课堂”。
站在具有闽台风情的望金街上,欧厝社区营造师、海鸥台青志愿服务队队长庞雷腾激动地说:“欧厝像我们的家乡,我们在这里有归属感!”欧厝的蜕变,正如海峡潮声,正谱写着两岸融合的新乐章。
 
										
											
										欧厝社区
以智慧治理和非遗传承为双翼
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
还增强了文化影响力
展示了翔安乃至厦门
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新形象上的
久久为功
橙红色夕阳缓缓下沉,
金色光芒温柔倾洒于荻花洲
驿站广场热闹非凡,非遗盛宴精彩开启。市集摊点琳琅满目,生活气息与地方特色扑面而来;拍胸舞、车鼓弄、答嘴鼓等非遗项目轮番登场,引得游客纷纷驻足,也吸引着央媒记者观看。
 
										
											
										 
										
											
										金缮、春仔花、剪瓷雕
台湾风狮爷等非遗摊点同样备受关注
厦门市级金缮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艺明展示着金缮修复技艺,令记者们惊叹;翔安区春仔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洪晓瑜热情介绍制作工艺,一朵朵精致春仔花在她手中绽放。
 
										
											
										离开热闹的驿站广场
落日营地又是另一番惬意景象
围坐在沙滩上的茶歇点
海风伴着茶香
能让人暂时卸下喧嚣
荻花洲借翔安大桥等交通设施的贯通,打通了城乡连接的“血脉”,从滩涂变网红景点,还会结合体育赛事、演唱会及落日音乐会、古渡文化演出等活动维持高人气。
 
										
											
										翔安拍客 汤圆/摄
但你想不到的是
荻花洲原是
刘五店行政村滨海芦荻滩
如今却摇身一变
成为厦门新地标白鹭体育场
临海的璀璨明珠
2024年7月,翔安结合 “古渡码头” 印记与龚显曾诗句,为荻花洲定名。它由 “沙滩、一带一廊、浪漫线” 构成,岸线2.8 公里;自去年10月开放至今,接待游客超180万人次,还靠 “文化赋能、文艺赋美、产业赋活” 跻身厦门人文景观榜单。
 
										
											
										如今,荻花洲保留 “浏江古渡” 印记,打造网红打卡点、注册系列商标,同时完善配套、升级品牌视觉,以多元模式成为厦门文旅新亮点,吸引着众人前来探寻其独特魅力。
接下来,翔安将持续发力
深化特色文旅打造领域的创新实践
让生动成果彰显翔安独特魅力
 
										
											
										来源:业翔民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