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暨)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系列活动 “多彩中华”民族题材电影展正式启动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光影织就共同体  百年初心映中华

11月11日下午,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暨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系列活动“多彩中华”民族题材电影展启动仪式,在厦门中影梦工坊影城(蔡塘爱琴海店)隆重开幕。在中国电影迎来120周年诞辰的里程碑时刻,当金鸡奖的光影聚焦十年落户的影视热土厦门,这场民族题材电影盛宴如期启幕。

启动仪式现场流程紧凑有序,民族风情与仪式感交融。活动以杨小宇带来的歌曲《茶歌》拉开帷幕,随后播放2025年“多彩中华”民族题材电影展映宣传片《奋斗》,点燃现场氛围。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国家一级导演江平、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主持人、作曲家居文沛作为主持人登场,以深情开场词致敬中国电影百年历程,并逐一介绍到场领导嘉宾。

仪式核心环节中,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宋智勤、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马维干先后登台致辞,分别从行业引导与主办方视角,强调民族电影创新发展的时代意义与责任担当。阎青妤、田英男两位艺术家随后献上合唱《高原红日》,悠扬歌声奏响民族团结乐章。

现场重磅发布“民族题材电影微光计划”,面向全国影视机构、出品方等发出共助民族影像精准破圈的倡议。倡议发布后,主持人宣读16部参展影片名单,四组片方代表依次上台,身着民族服饰的礼仪人员同步呈上纪念杯与证书。颁奖环节分四组进行:祝希娟、宋智勤、马维干、李倩、赵宁宇、田岷、梁明、梦工坊影投邱静董事长等8位领导嘉宾先后为片方颁奖并宣读推荐词,其中著名表演艺术家、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得主祝希娟的颁奖寄语,引发全场共鸣。

本届影展以光影为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核心主题,为全民呈现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情感温度的视听盛宴。回溯多年坚守,“多彩中华”从未懈怠:从定格各民族风土人情的写实之作,到唱响脱贫攻坚时代强音的纪实影像;从记录非遗传承脉络的人文叙事,到诠释民族团结瞬间的感人故事,累计超百部佳作展映、数十万人次观众驻足,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理念通过银幕直抵人心,为共同体意识铸牢文化根基。此刻厦门的光影汇聚,既是对过往使命的接续,更是对当前挑战的回应——唯有以展促创、以影聚心,方能让民族题材电影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

各界同仁携手聚力 共话民族题材电影创新创造之路

本次启动仪式得到国家及省市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厦门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黄新聪、湖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吕方、湖里区文旅局局长肖琼、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分管领导等嘉宾出席仪式。各位领导嘉宾在交流中均强调,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创新创造的赋能,此次影展的举办正是各方携手推动民族电影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深耕民族电影创作引导,搭建交流平台,地方政府积极优化影视产业生态,多方合力下,民族电影在题材挖掘、叙事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不断突破,让传统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更以创新表达强化了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效能。

一部部优秀作品,是民族电影人奋斗精神的最佳注脚;一组组亮眼数据,是这份坚守与付出的有力见证。本届影展的16部参展影片,凝聚了老中青三代电影人的心血,在艺术创作与社会影响上均取得丰硕成果。开幕影片《靠近我看见你》以江苏援青医生真实事迹为蓝本,深度诠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的民族情谊,荣获第18届平壤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和第二十一届中美电影节最高奖“金天使奖”,上映后累计观影人次超500万,引发社会对民族地区帮扶工作的广泛关注;藏族新生代导演达杰丁增执导的《月光里的男孩》,以独特的民族视角讲述成长故事,不仅入围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和最佳导演处女作,更斩获第十二届重庆青年电影展长片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成为民族新人导演创新突破的代表。同时,它也将作为民族题材电影进校园的展映影片,走进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独龙族的春天》《石漠花开》等影片聚焦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变迁,通过真实故事改编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阅读量累计突破2亿次,实现了思想性与传播力的统一。这些数据背后,是电影人深入民族地区采风调研的执着,是对拍摄细节精益求精的坚守,更是用影像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责任担当。

初心孕育民族题材佳作

本次影展精心遴选的16部影片,如同16幅生动的民族画卷,从多元视角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开幕影片《靠近我看见你》、《遥远的普若岗日》以藏北高原为取景地,记录了生态保护工作者与当地牧民携手守护家园的故事,将民族风情与生态理念有机融合;《巴扎喜事》以新疆乡村巴扎为场景,用轻喜剧的形式展现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图景和邻里间的和睦温情;《独龙族的春天》真实还原独龙族从原始部落到实现整族脱贫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像档案;《大秦文公》《阿爸的刀》则从历史传承与民族文化根脉出发,展现少数民族的精神信仰与文化基因。此外,《月光里的男孩》《生生不息》《风雪飘摇》《天盖勒》《爱在大凉山》《石漠花开》《阿尔斯楞》《如果悲伤可以解释》《二枚铜元》《旺姆的夏天》影片,分别从生态保护、历史记忆、情感羁绊、时代变迁等不同维度,演绎了各民族血脉相融、文化相通、情感相亲的鲜活故事。

光影联动:让民族文化可感可触可互动

本届影展联动厦门蔡塘爱琴海购物中心(中影梦工坊影城所在地),于11月11日起举办“多彩中华”民族文化游园会。活动设光影长廊(16部影片海报、剧照及文化解读)、非遗市集(唐卡等手作及传承人技艺展示)、民族游戏打卡点(押加、投壶等互动),融合观影与文化体验,打造流动民族文化乐园。

=

大数据赋能精准发行 “微光计划”触达民族影像受众

在影展搭建的交流平台上,“民族题材电影微光计划”的发起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孙强与大象伙伴影业、大象点映CEO蔡庆增联合倡议指出,民族题材电影计划将依托创新分线点映模式搭建与观众沟通桥梁。核心倡议包括:共建大数据支撑的精准发行体系,以“众筹点映+区域覆盖”激活市场;推动院线设立“微光专场”,构建线上线下传播闭环;培育影迷“微光传播者”队伍,以口碑扩散反哺创作;携手社会各界共筑文化传播阵地,助力民族影像精准破圈。

观众期待拉满!江平执导新作《靠近我看见你》点亮影展开篇

本届影展的开幕影片《靠近我看见你》,经由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国家一级导演江平精心执导,堪称民族题材电影最新的优质范本。作为深耕影坛多年的资深导演,江平凭借对时代主题的精准把握和人文情感的细腻表达,赋予影片深厚的艺术感染力。影片以江苏援青医疗帮扶的真实事迹为蓝本,在他的执导下,医护人员与当地群众朝夕相处中的点滴温情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成功将跨越千里的地域距离转化为心手相连的民族深情,生动呼应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主旋律。

自2019年金鸡百花电影节落户厦门,梦工坊影城已连续7年承办“多彩中华”民族题材电影展,湖里区影视产业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了“影视+文化”的良性循环。本届“多彩中华”民族题材电影展的举办,不仅是对中国电影诞辰120周年的深情致敬,更是厦门以影视为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鲜活的民族文化力量。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