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思明区探索“近邻模式”引领社区焕新
综合
关注厦门市思明区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形成“近邻”模式,即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核心,依托居民、业委会和社区组织形成共同推动的治理体系。在莲花二村菡凌蓉小区,居民参与意见征询和改造决策,小区道路平整、健身设施完善、停车秩序规范。居民推选楼栋长,业委会主任兼任党支部委员,实现居民自治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充分体现公众参与和民主协商的实践价值。
改造过程中,思明区注重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新增社区服务用房5217平方米,建设文化宣传设施2280处,保障文化惠民落到实处;同时改造停车位8802个(含非机动车位)、适老化设施358处,落实小区治理体系和民生保障措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老旧小区改造也同步推进污水“两高”建设、供电改造及电力容量提升37%,体现了基础设施升级与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的综合效果。
在政治领域,区委区政府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项目推进机制,推行街道党工委班子全覆盖挂钩,强化小区党支部作用,实现项目全过程监督和政务服务效能提升。通过群众意见征询、近邻茶话会和现场沟通,实现居民参与决策、监督改造的闭环机制。居民对改造方案和执行效果有直接发言权,体现民主监督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落地。
经济上,思明区引导商户参与改造,推动改善城市形象。屿后西社区花店街改造中,商户配合整改,街区人流量增加,市场活力增强,实现经济和社会双向增效。改造还涉及拆除违章搭建约3.51万平方米,立面改造54.56万平方米,提升社区商业价值和整体环境质量。
生态治理同步推进,新增绿植20.18万平方米,打造休闲活动场所205处,落实优化小区环境与绿色发展目标。居民在宜居环境中增强环保意识,社区生态文明和生活便利相辅相成。
文化服务方面,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设施,落实文化惠民落到实处,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思明区老旧小区改造实践表明,党建引领、居民参与、经济激活和生态治理多维融合,可以实现社区焕新与基层治理能力同步提升,推动民生、经济、生态和政治多重目标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