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温度与效率并行 厦门思明区打造退役军人服务“暖心范本”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民生无小事,退役军人服务事关荣誉、关乎关怀,更关乎一座城市的温度。厦门思明区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让曾经流程繁复的退役手续变得可预期、可感受、可温暖。

在改革逻辑中,思明区坚持将关怀贯穿制度创新全过程,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从“办理事务”向“服务群体”转变,展现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情怀与担当。

长期以来,退役军人办理报到、户籍迁移、社保衔接等多个手续,需要往返多个部门,流程多、材料杂,成为横亘在退役军人与社会衔接之间的现实痛点。面对这一情况,思明区从为民情怀出发,着力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人性化程度。

首先,在流程端实现服务集成。思明区制定“军人退役一件事”流程手册和一次性材料清单,让退役军人“看到即知道、来就能办”。跨部门协同机制的建立,使公安、人社、退役军人等部门能够在同一链条内协作,推动政府工作责任分工更加清晰,在组织内部形成高效联动。

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让退役军人的体验有了质的提升。依托“闽政通”等平台,退役军人可以提前查询政策、在线提交材料;线下政务中心“一窗受理”,实现办理逻辑从“你要去哪儿”变成“我们来帮你办”。通过“e政务”自助终端,退役军人更可体验随时可办、就近可办,使服务真正触达身边。

思明区在服务方式上更加注重情感温度。“政务服务进军营”品牌,把服务送进营区,让政策宣讲、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服务在离别岗位前提前“到位”。辅以宣传栏、办事指南、公众号等多渠道推送,形成全程、全周期、立体化的服务链条,构建有温度的制度关怀。

值得关注的是,思明区构建的军地互动模式,为政策优化提供了现实基础。通过讲座、座谈、问卷等方式广泛吸纳退役军人的意见,形成制度迭代的公众参与机制,让服务改革更加贴合真实需求。同时,通过组织社区力量形成协同参与,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强化了现代治理中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不仅在于隆重仪式,也体现在无数细致入微的办事流程里。思明区用持续优化的制度设计、不断提升的服务能力,让退役军人在返乡入社会的每一个节点都获得理解、尊重与温暖。这份温度,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退役军人服务“思明模式”的底色。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