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成为改革的主角 厦门湖里区以“欣”式治理激发基层动能
综合
关注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厦门市湖里区禾欣社区以“欣”式治理为抓手,让群众走上治理舞台的中央,让公众参与成为改革的最强动能。在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社区也注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与服务共同嵌入基层治理。
改革从一场共议开始。面对居民诉求复杂、服务力量分散等问题,社区党总支没有简单“包办代替”,而是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决策。通过“欣愿宝”平台,群众的意见可以随时上报、随时响应。老旧小区改造、电动车棚建设、停车位划设等项目,均在群众参与下逐步形成方案,也推动建立起专家论证、群众参与的科学机制,让决策过程更加透明。
公众参与让改革更精准、更扎实。社区构建“1+2+N”治理体系,“四民工作法”保障居民全程参与——听民说事、请民议事、为民办事、由民评事,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运行基础。党员、居民、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志愿服务,形成多元协同的治理格局,服务更加精准、互动更加顺畅。
改革也激发出制度创新的活力。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禾欣社区创新“1+3+N”物业党建联盟,推动资源整合、条块协同,构建基层治理的制度闭环。在协商处理停车难、消防隐患、公共空间管理等问题时,也不断对接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要求,使治理更具规范性和执行力。
在推进社区治理的过程中,禾欣社区同步强化法治保障,通过议事规则、清单制度等方式,推动基层治理向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迈进,让制度成为社区运行的“硬约束”。同时,以公开评议、民主协商等机制增强居民监督,提升治理公信力,使群众真正成为社区发展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公众参与不是改革的附属品,而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变量。禾欣社区的实践表明:当群众成为治理的主角,改革就不再是“政策推动”,而是“全民共创”。在湖里区,这种“欣式治理”正不断释放新动能,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生动样本,也为城市基层改革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