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筑牢安全防线!祥谦中学开展 “拒绝假劣肉制品” 主题班会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网购的‘网红卤味’、校外便利店的廉价肉肠,看似方便美味,背后可能隐藏着原料不明、添加剂超标等安全风险!”11 月 21 日下午,祥谦中学初二(5)班的教室里,一场围绕 “拒绝假劣肉制品,守护青春健康” 的主题班会正在热烈进行。针对中学生消费特点,学校结合闽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肉制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案例剖析、小组辩论、实践辨别等形式,引导学生认清假劣肉制品危害,树立科学消费观念。

此次主题班会更注重贴合中学生的生活场景 —— 相较于小学生,中学生独立购买零食、网购食品的频率更高,对 “网红食品” 的关注度也更强。班会伊始,老师播放一段视频:画面中,不法商家用未经检疫的碎肉制作 “廉价肉串”,用过量亚硝酸盐为卤制品 “调色”,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让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在 “知识讲解” 环节,老师结合视频内容,重点分析了中学生易接触的假劣肉制品类型:一是校园周边摊贩售卖的 “三无” 肉串、辣条类产品,原料多为废弃肉或不明来源肉糜;二是网购平台上无品牌、无资质的 “手工卤味”,可能存在储存不当、卫生不达标问题;三是临近保质期却低价售卖的预包装肉制品,部分商家可能篡改生产日期。为了让辨别方法更具操作性,老师还带来了正规与问题肉制品的实物样本:正规品牌的酱鸭腿包装上,SC 生产许可证号、配料表、营养成分表、检疫合格标志清晰齐全;而 “问题样本” 则包装简陋,仅印着 “风味肉干” 字样,无任何生产信息,拆开后还能闻到轻微异味。“大家记住‘三查两看’:查资质、查日期、查标志,看包装、看状态,遇到信息不全、外观异常的产品,再便宜也不能买!”

最受学生欢迎的是 “小组辩论” 环节,围绕 “‘网红肉制品’能否放心购买” 的议题,同学们分成正反两方展开激烈讨论。正方认为 “正规平台的品牌产品有保障”,反方则列举 “网红产品过度营销、实际质量堪忧” 的案例反驳。辩论结束后,同学们一致认可“无论线上线下,购买肉制品都要认准正规渠道,不盲目跟风‘网红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祥谦中学主题班会,正是闽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的重要现场举措之一。自专项整治行动启动以来,闽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采用 “多场景、多形式” 工作模式:既深入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原料溯源检查、在校园周边开展摊贩突击排查,也联合学校、社区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教育,通过 “企业端严监管 + 消费端广宣传” 的双线发力,让假劣肉制品整治工作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

祥谦中学校长赵春灯表示,针对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既要讲清危害,更要教给实用方法。后续学校还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校园周边食品隐患排查” 等活动,同时通过家长群推送辨别指南,形成 “学校引导、学生践行、家庭联动” 的教育闭环,切实守护中学生的饮食安全与健康成长。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