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三十年奋进不停歇 福州福清绘就民生画卷奏响幸福乐章

综合
关注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如果把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谱成一曲交响乐,民生,无疑是其中的最强音。
从“问题清单”到“满意答卷”、从“民生短板”到“民生质量”……30年间,民生工程年年加码,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教育设施逐步完善、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多元养老体系形成、文化事业精彩纷呈……一幅宜居宜业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30年前的福州福清,人们为生计而忙碌。30年后的今天,这里城美、路畅、楼高,人们为幸福生活而奋斗。
改造提升后的安定里,路面干净整洁、楼宇风格统一,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
福州福清结合龙江流域生态水系综合整治,以公园串珠成链、绿道串绿成线为目标,先后建成了10多个串珠公园。

福清市生态风景。
城市扩容
筑牢民生之基
“人民百货”,是福州福清人对老城区最为深刻的记忆。
30年前,渔市街、后埔街、小桥街一带,集聚着诸多商业单位、美食小吃和休闲场所。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走过这小小的一圈,便走遍了福清人的消费天堂。
而今,随着城市扩容,商业中心早已向四周扩展。30年间,福清城变大了、楼变高了、路变宽了、景变美了,现代化的城市面貌与千年古邑的风姿交相辉映。
周祖群是福州福清市交通局总工程师,和交通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对福清城市变化深有感触。他说,经过几轮的城市建设,以道路为框架,以旧城为中心,向外拓展,一座新城悄然崛起在龙江畔,东拓西扩的城市蓝图已成现实。
就在上个月,福州福清福和万达广场开业,作为全新的第四代万达广场,它成了福清瞩目的焦点,与清昌万达广场相隔仅700米。一个商圈两座万达广场,折射的正是福清30年间城市的巨大变化。
3年来,福州福清重点项目征迁工作如火如荼开展,打通了福百、福和、福人等几十条“断头路”,陆续完成霞盛、溪下、音埔等城中村、旧城片区改造,为城市发展腾出“增容空间”。
福州福清并未就此停下脚步。随着今年围绕“沿江向海、东进南下”的发展思路,在福清东部新城,清繁大道、龙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工程PPP项目、福清二中新校区等项目快速推进,“新福清都市核”正在崛起。
厚植生态
绘就民生画卷
去街心公园听一首曲子,是许多福清人儿时的欢乐记忆。
灵动的跳泉、奇幻的水幕投影、光影织就的VR互动亭廊……23日,历经3个月提升改造,街心公园重新向市民开放。各种黑科技,颠覆市民对街心公园原有的认知,让街心公园不仅“活”了起来,还愈发新潮。而精心保留的老元素,则唤回福州福清市民熟悉的记忆。
“绿地多了、公园多了、园林美了”,是如今每一位福清人最直观的感受。在老城区,随便走出家门几步,就能看到小又精美的“口袋公园”,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园。
口袋公园建设是2020年福清市委、市政府为市民送上的一份生态福利。福清因地制宜,将街头空地、边角地和微型空间,打造成25个精致美丽的“口袋公园”,成为提升城市颜值的点睛之笔。
每日清晨,龙江畔,幸福的阳光洒在脸上,市民或在步道上行走,或在广场上打拳跳舞……龙江两岸公园绿地已“串珠成链”,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园林城市就在市民身边。
同样的幸福还挂在龙山街道安定里的居民脸上。过去这里,地面坑洼不平,墙体斑驳不堪。随着今年福清市开展的老城区综合提升“十位一体”工作全面铺开,改造提升后的安定里,路面干净整洁、楼宇风格统一,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
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和安定里一样,越来越多的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正去掉斑驳和尘土,融入新的城市建设,迎来新生,幸福的滋味愈加浓郁。
利民便民
奏响民生之歌
“小病市里瞧,大病省城跑。”过去,不少市民被看病难、看病远、看病烦的问题困扰着。这段时间,市民惊喜地发现,在福州福清市医院也能预约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的门诊号。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是福清市送出的又一个便民福利。今年随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清分院揭牌,“家门口就能看省城名医”成了现实场景。
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转变,福州福清也递交了一份闪光的答卷。改扩建中小学47所、幼儿园18所,校舍面积40多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万个……这是近3年,给市民送出的教育大礼包。
最近,南岭镇南岭村的林依伯每天都会到离家不远的幸福院跟老年朋友拉家常。“可以聊天、看电视,如果家里没人煮饭,还可以在这里吃饭。”林依伯说,南岭村幸福院开设以来,他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截至目前,福清累计建成农村幸福院424家,覆盖全市96.8%建制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30年来,福清以农村幸福院、敬老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照料中心为主要抓手,扎实推进养老领域补短板工作,形成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撤县建市30年,福州福清市对民生投入稳步增长,将发展红利更多地惠及人民。
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音西校区,今年9月交付使用。
“两馆一中心”(福清市文化艺术中心、体育馆和侨乡博物馆)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是福州福清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效的体现。
文化惠民
吹响文明之风
11月2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福州福清榜上有名!消息传来,整个福清为之沸腾。常年来,福州福清以“民本”视角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化品位,让市民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最终受益者。
30年前,看一场电影,听一场音乐表演,都是一件奢侈的事。30年后的今天,人们已随心享受。音乐剧、话剧、芭蕾舞、交响音乐会、高质量美术展览等高品质节目,给市民带来一场场精神盛宴。
福州福清市积极补足文化设施短板,先后建成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等一批馆场及24个镇街综合文化站、487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面建成“一镇一站、一村一室”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各类公园、体育健身路径、健身活动中心、篮球场遍布福清城乡,打通了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以文化涵养文明,让文化浸润万家。福清市利用各种平台载体,巧妙地宣传中国梦、福清先贤、讲文明树新风等核心价值观内容,持续不断发挥精神文化的滋养作用。(福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