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先锋湖里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典型案例丨“加一点,慧一点”银龄轻养课堂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为贯彻落实《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2025年1月,厦门市委网信办面向全市各单位征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成效明显的优秀案例。现推出《“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典型案例系列宣传》,以促进经验交流分享,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提升我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

“加一点,慧一点”银龄轻养课堂

申报单位: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北站社区居民委员会

申报类型:弥合鸿沟类

概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实际需求,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融入现在社会,丰富新时代老年生活。湖里区殿前街道北站社区居民委员会开设银龄轻养课堂,帮助老年群体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度过夕阳时光,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做法经验

1、强化组织领导,让智慧助老有方向

北站社区十分重视社区老年教育,坚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由社区书记牵头、协调,建立了由专兼职教师、退休干部、老党员等为成员的组织网络,全面保障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着力扩大资源供给,推动“智慧助老”工作的开展。

老人学习电脑使用

2、强化阵地建设,让智慧助老有依托

北站社区始终重视老年教育的服务基地建设,将社区教育基地精细划分为铁路家园及机场教育活动场所,面积已达2000多平方米,设有棋牌室、健身室、少儿阅览室、其中书报阅览室2个、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2个、教育培训室、综合展示厅等16个室内功能室,3个室外活动场所,配置图书7000余册,报刊杂志30种,健身器材16种、电脑10台、棋牌2个和投影仪2个。

志愿者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3、强化学习形式,让智慧助老有载体

北站社区通过优化社区资源,积极建设集学习教育、协商议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教育活动载体。社区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线并行的老年教育模式,一方面,社区积极创新线上教育学习模式,充分利用社区网络优势,开展政策法规、公民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宣传培训,营造全民参与、全民阅读、全民智学的氛围。另一方面,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及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定期开展线下专业学习培训服务,确保老年教育服务的稳步推进。

老人在上智能手机使用课程

成效亮点

北站社区以构建学习型社区教育体系为目标,在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老年社区教育活动,打造自助支援型智慧助老模式。通过“加一点,慧一点”银龄轻养课堂,打造新时代有温度的老年教育。

以北站社区翔鹂合唱班为例,该班在2018年开班初期通过摸底调研老年人兴趣需求,但长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合唱教学形式化、学员粘性不足,教学实效受限。2020年起,北站社区洞察到老年合唱教育与智慧教育的融合潜力,以智能化技术为切入点重构教学模式:一方面突破传统“讲授式”封闭课堂壁垒,通过数字工具打造互动化、场景化的开放式教学场景,为老年学员提供多元便捷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创新构建“成果可视化输出”机制,将合唱课程作品制作成短视频及音乐MV集锦,依托社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开展宣传。

同时,社区探索“低龄助高龄”互助教学模式,组织低龄老人入户开展智能设备使用指导,形成“知识输入+实践输出”的闭环学习体系。这一模式让老年学员在数字化应用场景中,切实提升了智能技术操作能力,有效响应了新时代老年群体对数字化学习与生活的需求。通过“技术赋能+场景创新+代际互助”的多维实践,北站社区成功解锁老年“慧学”教育新模式,让银发群体在数字时代收获更多学习获得感与生活幸福感。

“惠学”教育新模式

入户互助教学

经验总结

北站社区相信每一位老人的自助力量、学习能力,鼓励社区老年人“学多一点,慧多一点”,根据老年合唱班教学实践经验,在全社区老年教育体系推广,实时跟进教学辅助设备,提供可选择、可操作、可回放的多元智慧学习模式,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媒体的传播和影响优势,开展智能手机操作、手机摄影、短视频制作等多品类智慧助老课程,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智慧助老课程、开展直播教学活动。大力提高社区老年队伍和老年课程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能帮助老年群体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度过夕阳时光,实现“老有所学中增长智慧、老有所为中体现价值、老有所乐中安享晚年”的幸福愿景。

来源:网信厦门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