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先锋湖里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助推高质量发展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吕厝社区,湖里区人大代表正在联系接待选民。

区人大代表贾丽(右一)监督职能部门拓宽人行道,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文/本报记者 庄筱婧 通讯员 洪艺伟 蒋惠琼

图/湖里区人大办 提供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近年来,湖里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市、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同时也为湖里建设“两高两化”中心城区贡献了人大力量。

有温度

发挥代表作用 解决群众关切问题

在湖里,流传着一句话:“一张圆桌,几张凳子;一头载着民生,一头连着民心。”区人大始终把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作为代表履职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以人大代表身份回到选区,密切与选民的联系,倾听选民呼声和建议,推动解决困难问题。

“小区门口的围栏缺失、损坏和老化比较严重,不少居民反应强烈。”不久前,水晶森林小区的居民面对区领导以人大代表身份回选区联系选民时提出这个问题。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反应迅速,现场踏勘后不久就完成交通护栏更换,也明确后续管养责任。

人大代表如何代表和反映群众心声?湖里区率先从机制入手——持续推进代表联系群众平台建设,目前实现全区活动室(站)实体空间与网格空间全覆盖。

早在2018年,区人大就出台《湖里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站)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全区全覆盖建设的活动室(站)进行规范。在此基础上,区人大不断积极探索建立行业专业化、多元化代表履职平台,打造更具特色、更富实效的代表活动新站点。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建成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站)68个,其中行业等特色站点有4个。

在湖里创新园的湖里区企业服务中心,有全市首个企业服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2022年以来,结合“企业接待日”等多场企业服务活动,代表们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收集普遍关心的人才引进、员工子女就学、税收减免等问题,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在平台建设基础上打造民意“直通车”。换届以来,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双联”工作,组成人员面对面联系代表、群众300余人次,征集意见建议120余条,掌握许多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第一手资料。

另外一组数据也足以说明成效——仅去年一年,湖里区先后组织81名市、区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或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推进代表履职评议,增进选民对代表的监督;引导代表走进活动室(站)接待群众、开展活动,全年组织800余人次代表开展联系群众活动,接访群众1700余人次,推动解决问题534件。

在湖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久久为功的韧劲。例如,连续两年督办“老旧小区消防设施改造”议案,全区231个老旧小区消防设施分类分批得以改造解决。再比如,针对区级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人大代表通过代表联动推动解决——据不完全统计,本届以来,已有60余件区级人大代表建议以“高枝嫁接”方式取得了实质进展。

此外,针对区委关注的重点难点工作,区人大组织多位市、区人大代表深入调研、开展专题座谈,形成“湖里区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等多份调研报告,不仅丰富代表闭会期间的履职活动,也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彰显人大作为。

有力度

广泛汇集民智 破解发展难题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离不开发展更广泛、更充分的人民民主。人大代表是党和国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提出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办理代表议案建议是尊重代表权利和人民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

湖里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收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近年来,区人大每年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热点问题,加强调研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例如,针对“一老一小”的民生问题,人大代表实地察看各类托育、养老机构10余家,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13场次,对推进工作的思路、模式等提出具体建议20条,促进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长者食堂、助餐点服务范围全覆盖,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80张、蝉联全市第一,普惠性托育机构提前实现了每千人3.8个托位目标。

事实上,政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湖里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展人大代表和群众参与人大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换届以来,已邀请相关领域的人大代表、利益相关方、专家学者、群众代表等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视察、调研座谈、执法检查等活动75场800余人次,广泛凝聚合力。

如何提升议案、建议办理质量?这个问题也是区人大持续探索并付诸实践的。

2023年12月,“关于推进‘三位一体’企业合规治理体系建设的议案”被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为大会议案。为推动议案办理,区人大常委会首次采取清单化办理模式,推动议案主办单位梳理了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主要任务、内容要求及责任部门。5月29日,区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关于推进企业合规治理体系建设的决定,为湖里区在企业合规建设领域改革探索先行提供支撑。

“湖里区‘三位一体’治理体系正在形成合力,引导我们企业从‘要我合规’到‘我要合规’的转变。”作为区人大代表,企业家李东君、白钊龙等在听取了关于决定有关说明后表示认可。

为了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内容的质量,区人大常委会紧跟省市步伐,于去年制定了《湖里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流程》,成立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专班,实行代表议案建议提报前置,加强对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统筹、协调、审核与把关。

“比如说,通过召开每年两会前的‘主题吹风会’、会前视察等活动,协助代表了解现行政策、区委工作重点、突出问题和既往代表建议办理及采纳情况等,增强代表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代表提出好的建议,如何推动高质高效按期办结?

湖里区延续着一些好做法——区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人大工作,并在区委常委会会议上专题听取区人代会人大代表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详细谋划相关工作。会后,区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召开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交办会,“一府两院”主要领导参加会议。会上,区政府主要领导对各承办部门提出工作要求,承办单位进行现场办理表态发言。办理过程中,区政府多次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加重大议题研究会,共同推进建议办理工作,这也让代表更进一步了解政府作出的努力和下一步工作方向。

“面对面沟通很高效,不仅提高了交办准确性,也加强了我们和承办单位的联系。”区人大代表洪艺玲告诉记者。

来源:厦门日报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