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区改革发力 人才参与驱动社区治理升级

综合
关注基层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人。厦门市湖里区坚持把社区治理骨干队伍建设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创新成立社区治理学院,构建“三级培训体系”,为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过去,社区治理人员面临“任务多、问题多、能力不足”的困境。湖里区正视短板,率先在全市设立社区治理学院,把区直部门、街道、社区的教育培训资源统筹起来,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培训网络,解决了培训分散、缺乏系统的难题。
在课程设计上,学院坚持需求导向。针对治理中的痛点难点,精心打造7大类170个精品课程,包括近邻党建、业委会建设、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等,覆盖治理全领域。更重要的是,这些课程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来自一线的真实案例。比如,《网格员实战宝典》《基层党建创新案例》等教材,总结了38个可复制推广的治理经验;35个现场教学点,则让学员在“沉浸式课堂”中边学边做。
师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湖里区广泛吸纳80名来自高校、党校、律师事务所、审计机构以及优秀社区干部的专家,组建成一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师资队伍。特别是把业委会主任、物业经理、网格员等“实战型人才”请上讲台,让课堂更接地气。
“这些课程让我开阔了眼界,也增强了自信。”一位年轻社区工作者表示。通过培训,她不仅学到专业知识,还在案例研讨中学会了如何调解矛盾、组织居民,让她更好地胜任工作。
两年来,社区治理学院累计培训2.6万人次,涌现出一批“金牌网格员”“治理达人”,不少年轻干部在实践中脱颖而出。湖里区还实施“头雁计划”“青雁计划”,推动干部挂职交流,形成了从新人成长到骨干锻炼再到人才涌现的良性循环。
可以说,湖里区的改革,把人才培养贯穿治理全过程。从制度设计到课堂教学,从案例总结到实践指导,社区治理学院不仅是培训平台,更是孵化治理人才的“摇篮”。
治理靠人,改革育人。湖里区通过系统化、全覆盖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社区治理队伍,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