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智慧汇聚改革动能 厦门湖里区“为民办实事”让民意直通基层

综合
关注在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改革进程中,如何让民生诉求直达决策端,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厦门市湖里区以“百姓金点子·幸‘湖’金钥匙”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群众参与作用,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转化为具体民生项目,推动改革在基层落地生根,让每一项改进都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
民意为引擎 聚焦群众关切
湖里区坚持把群众意见作为民生改革的第一信号源。自活动开展以来,数千名市民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积极建言,有的提出老旧小区改造方案,有的建议优化公交线路,还有人呼吁完善无障碍设施。通过科学筛选,这些“微建议”被转化为覆盖面广、操作性强的为民办实事项目,真正回应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急难愁盼问题。
在征集过程中,活动要求提交建议必须体现多数人的“共性需求”,而非个别诉求。市民还可结合实际生活场景,明确具体点位和初步方案,使意见更具针对性,为改革落地提供坚实基础。
改革机制创新 激活基层治理
湖里区在征集和落地过程中不断推进机制创新。活动整合社区、街道、区级多个平台资源,实现从意见收集、筛选、论证到项目落地的全链条闭环管理。社区干部表示,一些看似“小切口”的建议,能够撬动“大民生”。例如,有居民提出在小区出入口增设盲道,经过论证迅速实施,不仅方便了视障人士,也提升了整体公共服务水平。
改革的另一亮点是参与主体的扩展。线上征集平台与线下社区会议相结合,让不同群体都能表达意见和建议。居民不仅成为民生项目的建言者,也通过参与直接影响治理决策,实现了基层改革“群众可参与、政策更精准”的目标。
项目落地见实效 群众获得感提升
自2022年活动开展以来,湖里区已累计开展13期征集活动,收集有效建议1432条,覆盖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社会治理、住房安全等多个领域。这些建议最终转化为2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消除各类安全隐患314处,解决民生问题439个,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活动同时注重宣传和互动,社区公告栏、线上平台和微信群让居民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实现群众参与、决策透明和执行可视化。群众的积极建言,不仅推动了民生改革,也让基层治理更具温度和活力。
“百姓金点子·幸‘湖’金钥匙”活动让群众智慧汇聚为改革动能。通过参与,市民的诉求被精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改进,让基层治理更高效、更有温度,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