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区马垅社区:改革引领集体资产盘活 居民共建共享

综合
关注在厦门市湖里区,社区改革不仅是治理创新的手段,更成为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和居民广泛参与的重要抓手。马垅社区通过马垅汽车旅馆及休闲中心项目,盘活闲置资产、引入医疗康养资源、整合商业业态,使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居民福祉的多重提升。
创新业态融合 打造集体资产增值平台
马垅社区原有集体资产多为低效用地,功能单一,土地利用效益低。项目通过“商业+医疗+居住”多业态融合,将1号楼打造成酒店、公寓、餐饮和会议综合体,2号楼引入健嘉康复医院,提供康复医疗、老年护理及慢病管理服务。通过创新业态组合,不仅激活沉睡资产,还满足了周边产业园区的商务需求和居民康养需求。居民参与意见征集和设施使用规划,使资产运营既符合市场规律,也贴近社区实际需求,实现“资产增值—居民参与—公共服务优化”的良性循环。
运营机制改革 引导居民主动参与
马垅社区探索“社区集体+专业运营商”模式,委托物业公司统一运营,引入亚朵酒店、康复医院等优质业态。建立社区收益与市场同步增长机制,确保居民分享收益红利。更重要的是,社区通过自治公约、意见反馈和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资产运营、公共事务管理和文化活动策划。居民不仅是受益者,更成为治理参与者和监督者,形成“参与—治理—共享”的制度化机制,增强了社区自治、自管能力。
医养结合推进 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协同
康复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实现专家下沉、技术帮扶和双向转诊。居民参与健康档案管理、慢病随访和康复服务监督,不仅享受优质医疗资源,也在治理中发挥作用。项目实施后,社区康复医疗资源覆盖周边10万人口,缓解了岛内外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同时,多业态商业和就业岗位的引入,使居民在经济收益和参与感上双双受益,推动社区治理、公共服务和集体经济实现协同发展。
马垅社区通过改革创新,将沉睡资产变为增值资本,将居民参与转化为治理动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居民福祉的有机统一。厦门市湖里区的这一实践,充分体现了改革激活集体经济、居民广泛参与治理、社区共建共享的生动样本,也为基层社区探索“产业促富、服务惠民、治理自治”提供了鲜活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