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协商民主“飞入寻常百姓家”——来自厦门市湖里区政协委员的改革建言
综合
关注“协商民主不能停留在会场里,要走进群众中、扎根基层里。”在厦门市湖里区政协的履职平台上,不少委员反复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委员们调研发现,长期以来基层政协普遍存在“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的难题,制约了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发挥。对此,大家在提案中共同呼吁,要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协商民主更广泛、更深入、更制度化,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基层治理中。
在“点”的建设上,委员们建议设立更多“委员联系点”,让协商有落地的支点。委员陈某说:“联系点既是宣传政策的阵地,也是群众参与的窗口。”目前,湖里区已建立18个委员联系点,超过六成委员驻点服务,群众随时可以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汇元台青委员联系点通过探索服务在厦台青就业创业,为两岸融合发展积累经验。
在“线”的延伸上,委员们提出,要坚持“一界别一特色”,发挥好专业优势,把协商与改革议题结合起来。科技、经济等界别委员重点建言数字经济、产业基金、金砖小镇建设等前沿议题,推动一批改革建议落地,带动社会资本40多亿元投入产业发展。
在“面”的拓展上,委员们认为,街道轮值制度不仅是工作形式的改革,更是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渠道。通过轮值,委员与居民共同开展“微协商”,解决身边急难愁盼。过去“单打独斗”的协商,如今转变为“团队参与”的机制,改革效能不断凸显。
“政协委员要建言献策,更要成为改革的推动者、群众参与的组织者。”一位委员这样写道。湖里政协还积极探索“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民主监督++检察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组织监督”等联动履职模式,让民主协商与改革实践同频共振。
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让协商民主“飞入寻常百姓家”,释放出更多改革动能与参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