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先锋湖里

公众参与改革激活文旅新动能 ——厦门湖里区活化闽南文脉的实践观察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厦门湖里区,一场以公众深度参与为特色的文旅融合改革正在悄然展开。以“活化闽南文脉、护航文旅新地标”为抓手,湖里区探索通过公开征集意见、协商议事、群众评议等机制,让群众从改革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共建者”,推动文旅、商业、社区共融发展,形成“以文塑旅、以旅促商”的生动局面。

广泛征集意见,让群众参与规划设计

走进湖里区东渡片区,曾经老旧的厂房和街巷,如今已焕发出闽南风情与现代创意交织的新活力。项目启动之初,湖里区通过问卷调查、线上征集、入户访谈等方式,面向居民、商户、文旅企业等广泛征求意见,共收集建议上千条,涉及建筑风貌、功能布局、业态选择等多个方面。

“这里原来只是经过的地方,现在成了我们愿意停下来、参与进来的公共空间。”居民李阿姨说。群众的建议不仅被认真记录,还被纳入方案修改中。最终,多个群众呼声较高的意见,如增加口袋公园、保留传统骑楼立面、设置非遗展示区等,都成为规划方案的组成部分。

  协商议事机制,让群众意见变成改革实招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湖里区坚持协商民主,搭建多元议事平台。区文旅局联合街道、社区,定期召开议事会,邀请群众代表、商户、专家学者共同商议项目设计和运营模式。“大家不是来‘听通报’,而是‘真商量’。”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多轮协商,确定了“文旅+商圈+社区”的融合发展路径,明确了公共空间开放管理、夜间经济引导、文创品牌引进等关键事项。

居民代表、商户代表在会议上提出的许多建议被采纳,例如优化步行流线、保留特色骑楼、增设文创夜市,这些都成为改革方案落地的关键一环。

群众评议赋能,激发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内生动力

改革不仅要“请群众参与”,更要“请群众评议”。湖里区建立改革项目评议反馈机制,邀请居民、游客、商户代表定期开展评议打分,并将结果公开公示,推动持续优化。例如在夜市试运营阶段,群众提出夜间照明不足、停车不便等问题,相关部门迅速整改,提升了整体体验感。

“能看到我们的建议被回应,大家更愿意参与管理。”文创店主张先生说。如今,这片融合闽南文脉与现代活力的新地标,已成为厦门市民与游客竞相打卡的热门去处,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

从征集民意到协商共治,从规划设计到运营评议,公众参与贯穿了厦门湖里区文旅改革的全过程。通过机制创新,让公众智慧转化为发展动力,湖里区正绘就一幅“文旅商融合、公众共参与”的改革新图景,为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