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春,泉州邀你来看“守艺非遗”

新浪泉州
关注春节还不知道去哪儿玩?不妨来西街肃清门广场重拾非遗年味。泉州是一座布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市,在泉州,非遗并不是束之高阁的存在,而是已经完全融进普通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日复一日就围绕在人们周遭。1月27日-1月30日(正月初三-初六),2月8日—2月9日 (正月十五-十六),我们一起追溯根源,跟着泉州非遗大师们,守护在地非遗文化。
泉州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泉州拥有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今年开放的泉州非遗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非遗馆。本次润物无声春节展将与非遗馆呼应,以“守艺非遗”为主题展开。
2020“润物无声”新春展,由泉州古城办、泉州市文旅局、泉州文旅集团联合主办。
肃清门广场——解构非遗主展区
以点为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个大千世界的结构尽管再复杂,也离不开最基本的几何构成。这次“润物无声”春节展,以守艺非遗为主题,借此去解构非遗的几何美学,从中感受泉州非遗的魅力。多数情况下,展览中展示的都是作品的成品,本次润物无声春节展将以解构式展陈为特色,将一些非遗作品的半成品、零部件、制作工具等进行组合陈列,最终重组成精美的非遗展品。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到非遗技艺的精湛以及每一件非遗作品背后蕴含的匠心。展区分为五个部分,由刻纸、花灯、木偶头、金苍绣、锡雕组成,每个展区各有特色。
“指尖非遗”是本次润物无声春节展的一大亮点,通过非遗DIY的方式,使非遗艺术从展柜中走出来,走入市民的生活中。在初三至初六及元宵期间,届时将邀请刻纸、金苍绣、木偶头等非遗大师进行现场DIY教学,市民也可以收获一份特别的新春礼物,一个非遗项目的体验将持续半天的时间,一天进行两个非遗项目的体验。
肃清门广场——新春润物市集
新春·润物市集设置于肃清门主广场,20家非遗元素的文创摊位入驻,其中本次主办方摊位将发售润物无声与和平刺桐(Peace Zayton)的联名款产品。产品结合泉州在地文化,以及现代潮流,以服装、书包为载体,传播泉州这座城市的文化特别之处。
本次市集设有精彩的暖场表演,同样与非遗主题紧密结合,邀请非遗传承人在市集现场表演,每天下午及晚上各一场。
多空间联合,驱动非遗文化在地复兴
同时,本次展览以西街肃清门为总览,与西街124号、西街行舍老巷书屋、1915艺术空间等空间相结合,以多展联动的方式驱动非遗文化在地复兴,打捞非遗文化记忆。
西街124号设有海丝非遗文化VR.AR体验,打造文化+科技互动体验,视觉打卡地。此项魅力海丝VR虚拟漫游体验项目,由泉州创景科技倾情打造,是泉州首个VR海丝古城穿越体验项目。该体验内容是通过CG 及虚拟现实技术,还原泉州海丝古城千年风貌,实现“沉浸式体验”。泉州非遗AR明信片首次亮相,通过手机扫一扫展现拍胸舞、闽南婚俗、老君岩、开元寺等泉州文化魅力,打造案头上的展览。
西街行舍老巷书屋中,设有《西街寻宝连环画》老街巷小人书展。《西街寻宝》由泉州古城办出品,这是一套关于西街的城市简易读本。泉州师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陈伟长担纲本套连环画的总策划。它是故事书,以连环画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讲述14条街巷让老泉州及海外游子魂牵梦萦的历史和故事。每条街巷1册,总共14册,串起整个西街片区的精华。它是导览图,带领游客“走访”西街最具代表性的古街巷,“游览”西街知名景点和名人故居,让游客可以按图索骥寻找西街的宝藏。它是旅游口袋书,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装帧精美,方便携带,适合收藏,可以成为游客的伴手礼,成为城市旅游的推介品,让西街的声名与内涵传播得更远更广。
1915艺术空间将有梨园戏、提线木偶、高甲戏等南派戏曲图片展,让观众一起感受非遗戏曲魅力;台魁巷粘氏故居设有南建筑里的非遗技艺特别展;西街游客服务中心二楼以“仙山洛水,悠游新城”为主题,将洛江特色景点、视觉元素以及洛江特色非遗相结合,呼应本次春节展的主题,同时体现地方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