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育光“二十四节气”中国画作品展于厦门亮相
9月11日,匠艺中国 禅园雅集——胡育光“二十四节气”中国画作品展暨启幕仪式在建发·养云接待中心成功举办。

画家胡育光分享创作心得
这是胡育光新作“二十四节气”中国画在线下的首次展出,共有25幅,其中24幅是以三角梅、白鹭来呈现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另一幅为《鹭眷栖谷》。
启幕仪式之后,一场精心策划的雅集活动随之开展。众多嘉宾结合艺术收藏、二十四节气等主题进行分享,受到观众的欢迎。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建发·养云联合主办。福建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来文;市人大副秘书长陈进春;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党委副书记曹爱忠;厦门市文旅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叶细致;厦门市文化馆/美术馆馆长陈娟;建发房地产集团海西区域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凌祁;建发房地产集团厦门城市公司副总经理洪仁杰;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丁建南;福建省青年画院副院长张秋桔;湖里区书画家协会主席林庆辉;厦门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黄亚南;厦门上园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进议;厦门大学国学院茶士国学项目办负责人赵英;厦门森系生活美学负责人黄宝兰;厦门市灿记传承茶叶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孙畅等领导、嘉宾及藏家到场参加。

胡育光的25幅花鸟画作品,就悬挂在建发·养云接待处的长廊内。充满韵味的中国画,搭配建发·养云的中式风格,两者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这批画作的“主角”,都是厦门的市花市鸟——三角梅和白鹭,但呈现方式却各不相同。在底色上,为了表现不同的节气、季节,胡育光在颜色上进行了不同处理,有白花蓝底、红花绿底、红花墨底、白花金底、红花橙底、紫花黄底等变化。三角梅的颜色也很丰富,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的。
花的姿态,大多是开放的,也偶有花落的情景。同时,在这系列作品中,由于画幅不大,每幅都配有一只白鹭,每只白鹭都体现其或动或飞的不同动态。
“我一直都认为,造物主已经把白鹭造到了最美,就连著名诗人郭沫若也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增一分则嫌长,减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因此,我在表现上比较注重写实,表现出白鹭最美的姿态,同时,根据不同的节气表现白鹭身上的细微的变化。三角梅的表现也是如此。”胡育光说,“可以说,我这组系列的作品,共同之处都画的是三角梅白鹭,不同的是,我通过这一系列画,尽量多地去探索小写意三角梅方法的表现”。
胡育光从2002年开始全心画三角梅和白鹭,之后创作了一系列独具代表性的画作,并陆续举办了多次展览,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他说,这次二十四节气花鸟画,是他尽量这几年专攻三角梅白鹭画法的一次综合表现,“应该是我在这阶段的代表作”。如此系统性地用三角梅、白鹭来展现二十四节气,在厦门尚属首次,在国内也属罕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这批作品的电子版在“不涉开幕式展览馆”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展出,受到欢迎。此次在建发·养云项目的展示,是其首次进行线下展出。
展览启幕后,一场充满传统文化意味的雅集分享活动,在建发·养云接待中心举办,吸引了不少业界专家、嘉宾及艺术爱好者参加。

建发房地产集团有关人士表示,守艺中国,承古烁今,是对国粹的传承亦是对民族精神文化的传递。胡育光先生多年来在三角梅和白鹭的艺术画作上的造诣,得益于其充满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支持他前进的是“一位艺术家的匠心”。而建发房产筑居的匠心,也与胡育光作画一样,40载精工沉淀,从不辜负每一份信赖。此次与胡育光先生共同举办二十四节气中国画展,亦呼应着建发·养云匠筑名门雅居生活的初心与决心,回馈塔尖名仕,感谢这座城市的赋予,与厦门同行共进。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丁建南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丁建南表示,三角梅白鹭是厦门的市花、市鸟,是人们最熟悉的标志性形象。这些年,画家胡育光辛勤创作,以小写意的形式,将市花市鸟“搬”到了画作上,受到了许多收藏家、艺术爱好者的青睐,在收藏市场上也表现较好。
“都说盛世兴收藏。”丁建南说,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艺术品收藏,这是大雅的表现。他说,近年来,胡育光的作品,已经被不少机构、个人收藏,相信未来,随着胡老师的画技日臻成熟,以及国内收藏氛围的不断提升,他的作品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

厦门大学国学院茶士国学项目办负责人赵英
雅集活动中,厦门大学国学院茶士国学项目办负责人赵英,分享了不同节气的喝茶体验。在她看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可以用画作来呈现,也可以喝不同的茶。
“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是一个养生节点。随着节气来调整日常生活和饮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赵英说,一杯时令茶,对应着季节更迭中阴阳五行的流转,蕴藏着颐养生命的健康密码。如果能在不同的时节饮茶,能为你一整年的健康添加助力。

厦门森系生活美学负责人黄宝兰
厦门森系生活美学负责人黄宝兰,则在现场带来了精彩的插花表演。她此次创作的插花作品,也结合了时下的节气,名为“和气生财,硕果累累”。
“现在刚好是白露节气。”黄宝兰说,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传统来说,白露节气后,阴寒之气上升,初秋残留的暑气逐渐消散,昼夜热冷交替,寒生露凝。但是,由于中国地域的不同,每个地方的白露节气的呈现都不一样。厦门地处南方,虽然已是白露,但白天依然酷热,植物依然茂盛。因此,在插花时,她用了荷花作为背景,展现烈日当头;主花则是大丽花,是白露时节开放的时令花之一,此外再搭配一些展现金秋时节的丰收果子,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节气主题作品。

疫情时期在家创作的胡育光
谈及这批作品的创作过程,胡育光说,这和新冠肺炎疫情有关。“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校推迟开学,身为美术老师的我,只能宅在家里,在自我隔离的同时,也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来思考、创作。”表现二十四节气的题材,是他一早就有的计划。

疫情时期在家创作的胡育光
在他看来,二十四节气从我国先秦时期就开始订立,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11学30日,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正式把它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把一年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如此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题材,刚好和他的追求相一致。于是,他想到要以花鸟画的形式,来与二十四节气进行结合创作,用不同的花鸟形态,来展现不同的节气。
胡育光说,在此之前,他曾陆续创作过几次以节气为题材的作品,但因为时间等原因,并没有系统地完整呈现。“这次疫情,刚好让我有了时间,去展现完整的二十四种节气。”不过,想法虽好,但因为工程量大,创作的过程并不轻松。
胡育光说,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熬夜创作,从晚上一直画到第二天早上天亮。“好在,因为时间很充裕,又无人打扰,所以,创作的过程虽然辛苦,却也很顺利,几乎是一气呵成。”但是,也是因为太过于耗费精神,胡育光坦言,“这是我第一次也可能是唯一一次画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幅系列作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