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场项目对接之海上牧场生态环境安全与绿色发展对接活动在福州举行
综合
关注
11月18日上午,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场项目对接之海上牧场生态环境安全与绿色发展对接活动在福州举行。活动以“生态优先科技赋能 加快建设海上牧场”为主题,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二级巡视员朱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玉梅出席活动并致辞。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二级巡视员朱红致辞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玉梅致辞
现场集中签约14个项目,涵盖渔业数智化创新技术、渔业生态风险预警监测技术、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等方向,包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等高校院所,以及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蓝粮渔业有限公司、龙岩市融源鳗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泰源船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签约。未来将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渔业装备与生态治理水平提升。
活动邀请多位专家作特邀报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关长涛研究员(原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作《深远海大型化设施陆海接力及全水层健康养殖新模式》报告,介绍深远海养殖设施建设与健康养殖新路径;农业农村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王晓梅副研究员作《全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十五五”展望》报告,分析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总体态势;江苏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系副主任马晓娜作《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展望》报告,分享相关技术研究进展与实践经验。
活动还包括科研成果推介环节。来自厦门大学、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河南师范大学、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闽江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就近岸养殖环境智能感知与可信决策技术、南美白对虾小棚养殖尾水生态化治理技术探讨、月形四链藻在渔业尾水处理中的应用、渔业水质环境监测技术装备研究与应用、渔业碳汇监测装置与技术开发、有毒赤潮藻快检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内容作专题报告,分享了渔业最新科研成果和推广应用情况。
活动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以及农业农村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支持,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承办,吸引了来自省海洋与渔业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各设区市和县(区)渔业主管部门、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渔业企业、行业协会等180余名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