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赋能文化传承 厦门湖里区探索社区共建共治新路径
综合
关注在厦门市湖里区海天社区,改革的力量正以一种柔性的方式延伸到文化传承与社区治理的深处。“特区记忆的唤醒者”项目自启动以来,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探索出一条“专业社工赋能、群众广泛参与、文化共建共享”的创新路径,让曾经沉睡在岁月里的特区记忆重新鲜活起来,也让社区治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项目的诞生,源于湖里区对基层文化治理模式的深度改革。面对老特区建设者年事渐高、珍贵记忆濒临消失、代际情感联结薄弱等问题,海天社区以改革思维破题创新,构建“规划师+施工队”的工作机制,社工成为系统设计者和资源整合者,志愿者队伍则承担访谈、记录、技术处理、传播等执行环节,形成了从顶层设计到群众参与的协同体系。改革的落脚点,不仅在机制创新上,更在于激活了群众的内生动力,让社区治理从“做给群众看”转向“由群众一起做”。
“特区记忆的唤醒者”以口述史采集、数字化存档和沉浸式体验为载体,打造了“湖里特区说”品牌活动,邀请特区建设亲历者、专家学者和青年居民面对面交流,重现改革开放初期的奋斗记忆。项目还策划“可触摸”的公益故事馆,通过科技与情感的结合,让特区精神“看得见、摸得着、传得开”。改革创新让历史从书本走向生活,也让文化成为社区治理的“新语言”。
更可贵的是,这场文化治理实践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形成了开放共享的参与格局。青年学生、社工团队、文化志愿者、爱心企业共同参与,为项目注入持续活力。33位老建设者的口述史、数百份老照片和文物档案被系统整理入库,构成了湖里区“特区记忆库”的核心内容。老党员们动情地说:“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人记得我们。”年轻志愿者也感慨:“这不仅是记录历史,更是我们理解改革、参与改革的方式。”
如今,“特区记忆的唤醒者”已成为湖里区文化共建共治的品牌项目。它以文化为桥梁,以改革为动力,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居民在共同记忆中凝聚认同,在共建共享中提升治理效能。这种以文化促治理、以参与强认同的创新模式,正为厦门湖里区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区提供新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