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促和谐 改革赋能新生态——厦门湖里区航天园区的基层治理样本
综合
关注在厦门湖里区,改革不仅关乎宏观布局,也渗透进园区和社区的微观治理中。徐厝社区航天人力资源产业园以“航天赋能343工作法”为核心,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协商参与、共建共享”的和谐劳动关系新路径,成为全区改革创新、共治共赢的生动样本。
航天园区的改革,首先是体制机制的创新。湖里区以改革思维统筹产业与治理两张网,把园区建设纳入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推动“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联动。园区建立基层劳动关系服务中心、调解组织、巡回仲裁庭三大体系,实现劳动关系治理从单点突破到全链条闭环管理。改革带来的制度创新,让园区从“服务场所”升级为“治理平台”,从“个案解决”迈向“系统预防”。
更具活力的,是改革引导下的广泛参与。园区通过“举手问”咨询通道、“一季度一主题”宣讲等机制,邀请企业代表、员工代表、社区干部共商园区治理。用工管理、劳动保障、职业培训等事项实现“议事在园、决策在园、落实在园”。改革赋予了企业更多参与治理的主动权,也让劳动者真正成为园区治理的主人。正是这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让和谐劳动关系有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共建共享中,湖里区不断放大改革效应。园区整合公共资源,打造等候区、活动区、调解室、心灵空间等多功能服务阵地;引入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高校力量,共建学习型、服务型园区;推动“AI产融赋能·智能未来”等系列活动,为人才与产业搭建共享平台。园区的每一次服务创新、每一次制度优化,都是改革精神与群众参与的结合产物。
如今,航天人力资源产业园不仅是一座现代化产业高地,更是湖里区共建共享理念的实践地。这里的改革不止于经济数字的增长,更关乎治理方式的进步、发展理念的升华。湖里区正以航天园区为样板,推动“改革+参与”的模式在全区推广,为厦门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湖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