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先锋湖里

让民意在基层治理中“发声见效” 厦门湖里区公众参与改革的生动实践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小电梯”折射“大民生”,“小调解”映照“大格局”。

近日,厦门市湖里区金尚社区以加装电梯为切口,成功化解台胞邻里间的“电梯风波”,不仅圆了居民的“电梯梦”,也探索出一条公众广泛参与、协商共治的改革之路。民意参与的温度,正成为湖里区基层治理的底色与亮色。

从“民意上墙”到“共议上桌”,公众参与让改革更有力量

改革越深入,越要听见民意、凝聚共识。丰泽苑小区在推进老旧小区电梯加装过程中,因楼层、采光、噪音等问题陷入僵局。面对复杂矛盾,湖里区没有“一推了之”,而是让群众坐到谈判桌前,把“被管理”变为“共治理”。

区委台办牵头指导金尚社区建立“幸福梯升”志愿服务队,成员包括社区党员、律师、派出所民警、电梯技术员及居民代表等,共同参与调解。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姚天妹带队入户访谈、开门议事,让各方意见“面对面碰撞、实打实解决”。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居民由“观望者”变成了“参与者”,改革从“自上而下的推动”转向“自下而上的共建”。公众参与,让基层治理有了更深的民意根基。

让制度更透明 让民声更顺畅,协商共治激活改革动能

“幸福梯升”志愿服务队不仅仅是一个临时调解机构,更是公众参与机制的制度化探索。团队建立“一户一档”“一事一议”制度,形成信息共享、问题共议、结果公开的闭环机制,让民意表达更有渠道、公共决策更有温度。

为破解矛盾焦点,湖里区委台办多次召开协调会,邀请相关方共商方案:优化施工设计、合理补偿分配、依法依规保障权益。每一次协调、每一份笔录,都体现了湖里区改革的透明与法治化。

这种机制化的公众参与,让社区治理不再依赖“个别能人”,而是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共治模式。湖里区正从“小区实验”走向“制度创新”,以民主协商推动治理现代化。

从“电梯风波”到“同心共建”,民心是最坚实的改革基石

“法理要讲清,道理要讲通,情理要讲到心坎上。”这句朴实的话,成为湖里区解决矛盾的生动写照。面对一度僵持的局面,社区干部一次次上门倾听台胞诉求,用真心换真情;警方在施工期间全程稳控,保障秩序与安全;居民代表主动参与协调,助力达成共识。

最终,历经五轮沟通、多次优化方案,各方握手言和,邻里关系更融洽、社区更和谐。这场“小调解”成就了“大温度”,也让“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

改革从来不是冷冰冰的制度重构,而是温暖人心的共建过程。湖里区以公众参与为支点,让居民在改革中“有位置、有声音、有成就感”,推动民意与民智汇聚成基层治理的澎湃动力。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