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先锋湖里

厦门湖里区推进“四链融合”改革 让人才深度参与产业发展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厦门市湖里区,产业发展与人才发展正实现同频共振。2025年度人才工作品牌项目明确提出,坚持产业与人才同步规划、一体推进,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四链融合”。这一改革方向,既回应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也为各类人才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同时体现了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转化融合的改革思路。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不断深化,各类创新要素在湖里区正实现更加高效的流动与匹配。

“四链融合”是破解产业与人才“两张皮”的关键。过去,产业发展与人才引进常存在错位:有产业缺人才,有人才却无舞台。湖里区着眼产业基础和未来布局,相继出台科技人才、文化产业人才、金融产业人才等多领域配套政策,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紧密结合。这不仅体现了优化政府职责体系、提升政府监管效能的政策导向,也为人才参与提供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渠道。无论是科技研发的“硬核实力”,还是文化创意的“软实力”,亦或是金融创新的“资本活力”,都在改革创新激励机制的支撑下不断突破。随着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条件更加完善,发展动能进一步释放。

政策不仅是激励,更是邀请。湖里区以系统性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推动科研人员走向实验室之外,把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鼓励文化创作者在城市中留下灵感,让创意与产业共生共荣;支持金融专才深入创新实践,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资本动力。这些举措体现了公众参与重大公共决策机制和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让人才不仅在湖里找到事业发展的空间,更在改革进程中找到深度参与的渠道。一个个创新项目、一项项产业成果,正成为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的生动注脚。

改革的最终落点在于人。湖里区通过制度创新,把“引得来”与“留得住”统一起来,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环境,把制度红利落实到人才日常生活和科研工作中。这体现了建设法治政府、优化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基层协商制度化等改革理念,让人才安心工作、舒心生活、专心创业。这里不仅有政策的厚度,更有制度的温度和城市的热度。随着更多人才投身主战场,湖里区的产业升级之路必将走得更稳、更快。

湖里区的探索表明,产业发展与人才成长并非平行线,而是彼此成就的交织线。坚持“四链融合”,正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地实践的重要抓手,让改革更有穿透力,让人才参与更有实效,推动形成“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的良性循环,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